市井觀天

【詞畢達意-躺平】

「躺平」是指以佛系消極生活態度面對一切,因著努力都無法得到回報,便乾脆不努力。這種精神通常體現在年輕人身上,他們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子、「不做韮菜」,不回應社會及別人給予自己的期望。

這用詞來自源自2021年內地網絡一則名為《躺平即是正義》的貼文,裡面提及:「我厭惡那種一輩子為了鋼筋水泥和『傳統的家庭觀念』,人不應該如此勞累……」

英文則有「Goblin mode(哥布林模式)」,它與中文「躺平」有少許不同。前者更多是指消費垃圾食物、無視自己外表等,代表一個人毫無歉意地自我放縱、懶惰、邋遢或貪婪的行為。

雖然不少上一代或會批評這種「放䠋(pe5)」的想法,但蔡瀾在一次訪問中卻這樣回應這種躺平文化:「本來就應該這樣!」

是的,躺平本來就是人的天性。可以選擇的話,有誰不想躺下休息?

面對高壓、不斷強迫你努力的環境,偶然躺平也是必須的。邀請您花時間來一起躺平,察驗自己的內心,也察驗聖靈在我們生命中的工作。

====================================

有關「詞畢達意」:
語言可以幫助我們明白這世界的意義,亦可成為被利用的工具。這系列分享常被引用的詞彙,從信仰出發,以另一向度反思其背後的意思,嘗試還原詞語本來的深厚意義,讓語言繼續傳達我們所信的道(logos)。

【留白】

受難節和復活節可謂家傳戶曉的節日,即使不是信徒都會知道這兩個節日是紀念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你又有否曾經問過,如果耶穌有死而復活的能力,為甚麼他不一死就馬上復活,中間要隔著一天的空白?
英國神學家Alan Lewis晚年在抗癌路上將自己畢生的神學反思撰寫成《Between Cross and Resurrection: A Theology of Holy Saturday》一書。他指出現代的基督徒因為太熟悉整個耶穌受難及復活的故事,往往太快跳到了故事的結局-基督在星期天復活得勝,但卻忽略了整個故事的其他部分,特別是在復活前的受難,而這段敘事正正是整個信仰中的重要一環。故「聖週六」這天就是一個很好的視點去完整地感受整個故事,亦防止了星期五的受難和星期天的復活這兩部分互相蠶食了對方,在星期五時就不要太快說基督將會在後天復活。
過往在基督教世界的文化當中,基督徒不知不覺間太強調在復活節中反映的上帝的超越與權能,導致在信徒中間也彌漫著一種精英主義,彷彿上帝照管的象徵就是在世間的各種領域中取得成功去「作好見證」。但「聖週六」中基督的受苦和徹底死亡、以及以此所揭示出來的完整上帝形象,就正正說明了教會並不能只聚焦在上帝光輝的一面。相反,耶穌基督在地上的卑微和與人同行,並以此作為展現其神性的方式,更值得每一位基督徒細思自己的生命如何能活出此信仰。
在承襲自拉丁教會傳統的文化下,我們往往較著重福音的贖罪層面,營造了基督降生就只是為了要解決罪此問題的氛圍。但是,整個基督受難及復活的故事讓人留意到,上帝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赦罪者,祂對並不完美的人給予認可、甚至願意披上他們有限的樣式,這對現代社會中苦惱於追逐各種外在指標的人來說,是超越贖罪層面的真正福音:人不需要再證明自己值得被愛,在此之前上帝就已經接納自己。
在整個基督故事所反映的信仰中,讓我們都在受難節及復活節中反思,基督徒群體有沒有成為一個接納弱者的空間,而自己的價值觀又有沒有被上帝的自我啟示所折服:放過人,更重要的是放過自己。

【你完美嗎?還是垃圾?/事工幹事Herbert】

「你不夠好!你比不上他!你是垃圾!」
許多人看起來可能很成功、專業和能幹,但內心深處總有把聲音在控訴。

很少人會覺得自己是完美無瑕,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自卑,覺得自己某方面不如人。

我想起在神學院選修《約伯記》這一科的時候,以一位雕塑家的角度去思考創造者和受造物之間的奇妙關係。作為創作者,我會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設計和塑造作品,包括作品的內容、使用的技術等等。作品可能是帥氣的、開心的、憂傷的,只有我才知道。這讓我想,如果這些作品能活過來並開口,它或許會問:為什麼作者會把我塑造成這個樣子?

這又與《約伯記》有什麼關係?

【香港職場神學大流行 之 職場召命盲點】

過去十多年,香港掀起股「職場神學」熱,各大機構及神學院爭相推廣,鼓勵信徒思考自己職場中的「召命」。但當中流行的論述卻被人詬病為「中產神學」,只有在公司中有若干權力和位置的,才能在工作中明顯為其周邊環境作一些改變。到底這種神學的問題出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