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

Share
受難節和復活節可謂家傳戶曉的節日,即使不是信徒都會知道這兩個節日是紀念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你又有否曾經問過,如果耶穌有死而復活的能力,為甚麼他不一死就馬上復活,中間要隔著一天的空白?
英國神學家Alan Lewis晚年在抗癌路上將自己畢生的神學反思撰寫成《Between Cross and Resurrection: A Theology of Holy Saturday》一書。他指出現代的基督徒因為太熟悉整個耶穌受難及復活的故事,往往太快跳到了故事的結局-基督在星期天復活得勝,但卻忽略了整個故事的其他部分,特別是在復活前的受難,而這段敘事正正是整個信仰中的重要一環。故「聖週六」這天就是一個很好的視點去完整地感受整個故事,亦防止了星期五的受難和星期天的復活這兩部分互相蠶食了對方,在星期五時就不要太快說基督將會在後天復活。
過往在基督教世界的文化當中,基督徒不知不覺間太強調在復活節中反映的上帝的超越與權能,導致在信徒中間也彌漫著一種精英主義,彷彿上帝照管的象徵就是在世間的各種領域中取得成功去「作好見證」。但「聖週六」中基督的受苦和徹底死亡、以及以此所揭示出來的完整上帝形象,就正正說明了教會並不能只聚焦在上帝光輝的一面。相反,耶穌基督在地上的卑微和與人同行,並以此作為展現其神性的方式,更值得每一位基督徒細思自己的生命如何能活出此信仰。
在承襲自拉丁教會傳統的文化下,我們往往較著重福音的贖罪層面,營造了基督降生就只是為了要解決罪此問題的氛圍。但是,整個基督受難及復活的故事讓人留意到,上帝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赦罪者,祂對並不完美的人給予認可、甚至願意披上他們有限的樣式,這對現代社會中苦惱於追逐各種外在指標的人來說,是超越贖罪層面的真正福音:人不需要再證明自己值得被愛,在此之前上帝就已經接納自己。
在整個基督故事所反映的信仰中,讓我們都在受難節及復活節中反思,基督徒群體有沒有成為一個接納弱者的空間,而自己的價值觀又有沒有被上帝的自我啟示所折服:放過人,更重要的是放過自己。
Share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