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November 2015

再∙見∙理想/馮浩晴 Debbie

世界告訴我們要有理想,我們卻發現自己站在現實的岸邊,只能觀看彼岸。近年的年輕基督徒畢業生聚會中,不難聽到畢業生未能從事理想職業的分享。站在如歌利亞般的現實面前,「Small potatoes」除了「頭耷耷」外,可在現實與理想的落差之間找一塊小石作點甚麼嗎?

受造的目的/李蓉蓉

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所小規模的學院裡,處理行政及教學的工作,那是一所牟利的學院,我是了解的,可是愈在公司待得久了,就發現學院真實的理念與我的價值觀有很大的出入。因為我只是一個「Small potato」,學院很多的政策我都無法干預,但卻要把老闆的心意行出來,堅持了一段時間,我終於請辭了。

靜歇/梁錦華

small icon 2

 

 

「在安息日,她們遵照誡命安息了。」(路廿三56)

現代人讀五經:申命記內的民主精神(二)/李均熊

為甚麼說申命記內所展示的理念包含民主的精神?這與公民社會這個概念息息相關。

今年(2015)諾貝爾和平奬頒給了突尼西亞的「四方對話機制」,以表揚這個群體在「茉梨花革命」之後凝聚不同政治立場和價值觀念的團體,透過不斷對話,推動國家的民主建設,成功避免了其他阿拉伯國家因著專制政權倒台之後所帶來的混亂與戰火。「四方對話機制」的成功,原因眾多;但其中一個值得香港學習借鏡的,就是公民社會的發展和發揮效能這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