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靈性

🎨藝術靈修工作坊.第四彈🎨

1 #藝術欣賞

#藝術作品 既是美的欣賞,亦是藝術家對生命所思所感的表述,觀者進入作品的世界,亦能與作品交流對話。
只是,在解讀藝術作品時,特別是與宗教題材有關的藝術作品,更容易"被"套上宗教象徵意義,當藝術家沒有留下口述或筆錄講述其作品的含意時,卻常常被硬套上 “甚麼 象徵 甚麼” 如此簡化的公式,既把宗教意願強加藝術家的口中,更是簡化、弱化、輕看了構成一件作品的藝術元素的豐富與表述力量。
雖然在欣賞作品時難免有"作者之死"的解讀思維,只是,為免不把信息強加諸藝術家的口,在賞析時,除了藝術家或接觸過的人留下口述或文字的記述外,藝術歸藝術,就從藝術家放在作品中的藝術元素、構圖、佈局等視覺藝術的準則,進入作品中的世界,去領受作品所表述的信息。
特別是十九世紀荷蘭畫家 Vincent Van Gogh 梵谷的作品,最常被套上”象徵甚麼”的簡化公式。
梵谷留下過千幅畫作、約九百封書信,細賞細讀,並透過其生命歷程的記載,能夠幫助走進梵谷的藝術世界,窺探其畫中所流露的生命信息。
從礦坑牧師到精神病院的瘋子,信仰與救贖、熱情與絕望、孤獨與璀璨…… 生命瞬間的轉動流向,或者,看到你我生命的濃縮寫照。

2 #繪畫默想

即時透過繪畫作品,一探個人當下所投射出的內心流向,藉經文、以默想,跟自己、跟神對話。

(藝術欣賞及繪畫默想各佔一半時間):
活動日期:2024年10月19日及26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10:30-12:30

地點:小息空間(九龍深水埗長沙灣道137-143號長利商業大廈11/F)
收費:自由定價
帶領:#主導藝述工作室 Atelier of the WORD
名額:15人(16/10 星期三截止報名)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ErD9mtSkqNLnbSjd7

#藝術
#基督教藝術
#心靈
#靈修
#深水埗
#自由定價

【留一刻滋養自己——GCF教師退修日2024活動回顧】

新學期將始,GCF於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上水堂舉行了久違的年度教師退修日,為準備開始忙碌的一年的老師打打氣,聆聽自己和上主的聲音。

退修以靜默開始,中華聖潔會大埔堂堂主任羅瑞蘭姑娘和各位老師進行安靜練習,從煩囂的生活及工作中抽身,進入退省的空間。接著由FES總幹事蔣文忠博士帶領聖言誦讀(Lectio Divina),默想詩篇,並按需要使用明陣配合老師自己的靈修。小休過後,羅姑娘以「熱氣球練習」幫助各位老師分辨在自己生活中的「滋養」時刻,鼓勵老師從生活細節上的調整幫助自己身心靈的健康。最後整個退修以整理自己退省過後思緒,並一起祈禱作結。

盼望GCF繼續成為一個平台,讓不同的基督徒老師互相連結守望支持。除了退修活動外,「M+M老師同行計劃」亦正在招生,歡迎各位老師參與,在實踐教學使命的路途上彼此同行及探索更多。

===================================
【M+M老師同行計劃】
時段:2025年1月1日 – 12月31日
(包括三個為教師而設的講座、工作坊及一次退修日營)
報名及計劃詳情 :https://forms.gle/1Q8TbhCzyjtdcK1FA

《 GCF 教師退修日2024-留一刻……》

老師日常除了忙碌,亦只有忙碌?
在風高浪急的時代,日衝夜衝的日子常讓我們忘記自我料理。
不如就讓我們留一刻…… 讓神……滋養自己~

導師:
-羅瑞蘭姑娘 ( 現任中華聖潔會大埔堂堂主任及香港大學「樂天心澄」校園靜觀文化教師訓練義務導師;中聖書院及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前副校長和宗教主任)
-蔣文忠博士 ( FES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總幹事 )
-盧家輝先生 ( FES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副總幹事 )

日期:2024年8月19日(一)
時間:上午9:30 – 中午12:30
地點: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上水堂(上水龍琛路三十號 )
活動內容 : 安靜、細察、禱告、聖經信息、分享

費用:全免,歡迎自由奉獻(奉獻方法請參閱報名表格)
名額:30人
報名截止日期 : 8月12日(一)

報名表格:https://forms.gle/kWnjTWci9ML5zNLR6
查詢: hkgcf.info@gmail.com

【GCF初職團契查經回顧-每天來點負能量】

「塞翁失馬」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
到底塞翁獲得駿馬此事孰好孰壞?
這寓言故事令我們知道在世上福禍本來相倚。

在千里之外的古近東,
一個名為「傳道者」的人亦提出了甚麼是「好」與「壞」的問題。

物質的享受,敵不過生死的大限。
有智慧者看得到快樂是短暫的,所有人的終局殊途同歸。
但令有智慧者失足的,往往亦是眼前之利,
與沉醉在享樂之中的愚昧人比較,誰比誰更高尚?

近代的研究相信傳道書的成書年代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左右的希臘化時代。
當時以色列人經歷在巴比倫、波斯、希臘幾個帝國之間數度易手,復國遙遙無期,而流浪和寄人籬下的日子則似乎無窮無盡。
在此環境下以色列人發現昔日「順耶和華者昌、逆耶和華者亡」的黃金法則已不再適用,出現「苦難亦是創造的一部分」的世界觀。

今天我們的人生也有很多無法預測和掌握的隨機性,並不是「敬畏耶和華」就能逢凶化吉。
物質能使我們歡樂和生活得好一些,但去到另一極端它亦會腐蝕我們的心智。
好的日子不是必然,「有限」才是人生的本相。
我們終究無法掌控一切,但在無常中仍能有當下的享樂,其實亦是一種恩典。

「在境遇好的日子你要享樂;在境遇不好的日子你要用心看;因爲上帝這樣安排,也那樣安排,是要叫人查不出身後的任何事。」(傳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