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散步——細察西營盤】活動後記

Share

「機遇」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現象,而香港恰好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地方。這次由蔣文忠博士帶領的歷史散步活動讓我們探索西營盤的歷史旅程。

我們首先從上環出發,經過「西港城」,一座充滿了英國愛德華時代風格的建築。然後我們來到文咸西街,這個地方也被稱為「南北行街」,是一個東南亞和中國內地貿易的熱點。在早期,許多華人領袖出現在這裡,包括東華醫院的創院總理「高滿華」及乾泰隆「陳煥榮」等商人。

我們繼續前往東華醫院,途中經過水坑口道,這曾經是英國登陸的據點。東華醫院的成立是因為當時大部分華人有病時都會去位於上環的廣福義祠,但義祠的衞生環境惡劣,引起了香港華人對醫療設施缺乏的關注,並迫使港英政府正視華人的醫療衛生問題。

除了東華醫院作為首間華人醫院外,我們繼續沿著皇后大道西散步,幸運地踏足了香港第一間成立的醫院,即「海員醫院」,也被稱為「性病醫院」,現在則稱為「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所」。在1879年,這座性病醫院成為了國家醫院,是主要的政府醫院。直到1937年,瑪麗醫院開業,取代了國家醫院。原址變為西營盤醫院,並在之後進行了分期重建,先後成為「贊育醫院」(1955年)和今天的「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所」(1960年)。

途中我們經過了「贊育醫院」,穿過「佐治五世紀念公園」進入高街,參觀了一級歷史建築的「崇真救恩堂」,並聆聽了相關的歷史講解。崇真救恩堂由瑞士巴色差會的宣教士韓山明牧師創立,同時也是首間客家教會。當初宣教士希望香港只是作為中轉站,進入中國進行宣教,但由於當時中國政治動盪,許多客家人逃離家園,來到救恩堂尋求庇護。

最後,我們經過了香港大學附近,這附近有許多小學、幼稚園和大學宿舍以重要商人或商人家族的名字命名。例如李陞小學、明愛凌月仙幼稚園和何東夫人紀念堂等建築物。

如果不是這些願意關心社會、出錢出力的華裔商人以及擴展上帝國度而來到香港和中國的宣教士,這對於香港來說,這都是可遇不可求難的「機遇」。他們的貢獻為香港帶來了許多機會和發展,讓香港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潛力的地方。

Share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