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兒來的亮光/黃凱健

Share

很多人都覺得兒歌是給小孩聽的,孩子也許未必完全明白歌詞,反而大人聽在心裡,所起的迴響倒也不少。

在此分享一首印象深刻的兒歌歌詞:

國語堂讓我知鳥兒歌唱 喜報天亮
數學堂又說星數目難知道 我每夜望但見空蕩
美術堂又說天雨後虹彩會 跨過天上
我便求下雨天雨後常張望 我看不到我只找到隔壁窗

哪兒讓我聽鳥兒歌唱 充滿早上
哪兒望見星每夜來閃照 數著入睡到天亮
哪兒若有天雨後虹彩降 可給我張望
哪兒讓我找老樹來依傍 那麼空矌那麼廣闊那麼清朗

書本中有農場 抬頭只得操場
世界哪兒有著農夫在插秧
天空不見月亮月亮躲於高牆
也許羞愧再比不上晚燈光

歌詞大意是有關主角從書本認識不同的事物,卻發現現實的落差:課堂學到的大自然事物,在現實世界裡找不到。其實這不限於小孩,成人世界不也是如此?常言道「識人好過識字」,畢業後出來社會做事,發現工作和求學是兩碼子的事;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未必能經常應用在工作環境;記得小時候曾背誦《三字經》,內容提到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但現實處境卻不一定體現情理義,相反癲倒是非、埋沒良知的事隨處可見。

但歌詞沒有停留在這個落差,第二段的主角沒有滿足於眼前的景象,也沒有全盤否定書本的描述,而繼續尋問,繼續尋找。傳說中的農夫、鳥兒、彩虹是真實存在嗎?對主角來說他的答案似乎是相信存在的,要不然也不會不斷地尋問,這個提問亦有帶來行動:望、看、找。面對這個被人類主宰的世界,信仰是否只是一個烏托邦的想像,還是會推動自己對「永恆的道」保持渴望,從而繼續探索生命的內容?

最讓我想了良久的歌詞是最後一句,為何月亮躲在高牆背後感到羞愧?原曲作者大概想表達的是,月亮感到羞愧是因為晚上的燈光,實在真的比她更明亮。當然這只是擬人法,人類的文明,一直在有意無意間,把大自然原有的美好事物趕走。在信仰的角度來說,人豈能高於造物主?當人類自以為高等,自以為主宰大地,自以為亮光,背後還有一位造物主,祂的真光照耀世間。即使人造的晚燈光再亮,也總有被熄滅的一刻,一切回歸黑暗。但主的真光照耀是永恆的,正如耶穌曾說過,

「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翰福音8:12)

在上主的光照耀下,黑暗隨即消失,躲在黑暗裡的東西會無所遁形,人在這裡就得面對真光下的本相。你又會如何面對主的光?即或在黑暗裡,我們仍可追隨那生命的光,就如歌中的主角對事物的追求一樣。

 

筆者為一個八十後的畢業生,GCF執委

Share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