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GC 2019 「Reconciliation」 參加後感

Share

東亞區有不少我們熟悉的地方,也有些較陌生的國度;雖然大家有不同的文化和語言,但彼此在職場、家庭、社會、政治面對的張力和掙扎是真實的。而此時的香港社會也正處於充斥著暴力、撕裂與不公義當中,一場大型的社會運動正在發生。就在這個特別時空下,香港有廿多位畢業生參加了八月初在東京舉行的EAGC,大會主題為”Reconciliation at work”,「復和」這詞語在此刻的香港也常被提起,恰恰這次會議的訊息為參加者帶來不同的思考和反省。

 

麥曉盈 (Viola)

「當初報EAGC,是為了梳理自己在教育路上的掙扎,怎料上帝在EAGC前已助我處理好心中的重擔,然後適逢香港又踏入抗爭的季節,於是我重整自己對EAGC的期望,盼能在聚會裏找到反修例事件的出路。

上帝從來都很有趣,祂不會直接給你明確的指引,但卻要你在迷霧中抓緊那些「阿媽是女人」的教導,在破碎之處瞥見祂的恩典和大能。

我可以說EAGC帶給我的不似預期,我還是一舊雲似的回到香港,繼續面對接踵而來令人既憤怒又心痛的新聞。可是,當我回想EAGC遇見的人和事,明白其他國家的處境不比香港容易的時候,就只得承認社會不公義和政權腐敗乃是歷史常態,剛巧輪到我們這一代人面對。人實在渺小得很,斷不能憑一己之力推翻世界的醜惡,除了苦苦哀求上帝外,我們還能依靠誰呢?上帝教懂我的是要赤裸裸來到祂面前哀嘆 (lament),在尋找出路之先尋求祂的醫治。

幸好路並不孤單,EAGC的參加者雖來自五湖四海,但我們心裏會記掛著不同地方的需要,彼此支持守望,我想這大概是基督的合一精神,讓我深深感受到彼此相愛是怎麼一回事。能夠被內地的弟兄姊妹邀請一起為香港禱告,我心裏著實很感動,也得著一點安慰。

最後,我想最難實踐的還是原諒 (forgive)。唯有被傷害過的人才會明白原諒人是多麼困難。我們都是受傷的香港人,我們千萬個不想去原諒政府、警察和對抗爭者諸多侮辱的人,但在週日教會崇拜裏,上帝卻提醒我原諒的必要性:

’Forgiveness marks the first step towards reconciliation. If we keep bargaining to decide who approaches first with the apology or reconciliation, then peace will not be sown anywhere, and we would be far from becoming peacemakers. “Regardless of who we forgive or not, Jesus will forgive us.” Such a self-gratifying thought is nowhere to be found in the worldview of Scripture.’

願我們都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罪,作復和的使者。」

 

陳芷翹 (Abbie)

「今年EAGC的主題是「復和」,但在五天的營會過後,我最深刻的並不是如何「復和」(Reconciliation),而是學會「哀慟」(Lament)。

除了是因為哀慟與復和兩者的關係打破了我對「復和」的想法外,在活動中亦讓我看見了哀慟的重要性。在思考「復和」兩個字時,我常常就只會想,復和就是一個破口的修補,一個裂口因着寛恕而被撫平的過程。但原來在寛恕之先,我們需要學會「哀慟」。所謂的哀慟,包含着面對那些自己不想或不敢揭開的真相和事實,當中包括自己的軟弱和內心的傷口。在我而言,要走向這一步,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哀慟需要我們正視在心底最深層的情緒和想法,帶來的並非普通的傷心,而是「感到悲痛,痛惜」(劍橋字典),一種強烈的感受,一種非一時三刻能處理好的心情。然而,唯 有如此真實地對神,對自己或對任何一段關係中的對方「攤牌」,才能讓以往破碎的關係轉化成一個被修復的新開始。

面對真實後,之後的寛恕和復和才來得更實在。但這個高難度的行動,就只有倚靠上帝才能做到,因為要做到以上的幾步,若沒有「愛」是難以堅持下去的。回到香港,再一次要面對這個社會的撕裂,面對自己的工作中的無力,面對與家人之間的張力等等的時候,就有了新的眼光。縱使當我看到自己的自我中心,對某些事情的憤怒,對某個人的不滿時,都令我想別過面去逃跑,但同時間腦海中亦會浮起一個讓自己能嘗試面對的方向。正如活動中的講者Chris Rice所言,走向復和的路很漫長,但因為耶穌,我們就有能給予我們希望的光。」

 

 

Share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