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泥建生命——耶利米》查經感想/林玉婷

Share

早陣子,因為參加GCF的〈泰澤歌詠‧共融祈禱〉,所以開始定期從電郵收到GCF的活動消息。是以,就從電郵的資料,「膽粗粗」地報名參加市井查經的活動,期待著如宣傳海報所言,「進入被陶造之旅程,學習在市井路上靠著上帝,持守生命的呼召」。

結果,因為工作的忙碌,五堂課中只能出席三課半。雖然如此,仍感得著良多。

先知耶利米被上帝叫到窯匠家裡去看他做器皿這個故事,以前也聽過。

「窯匠看怎樣好,就怎樣作……耶和華說,以色列家啊,我待你們,豈不能照這窯匠弄泥麼?以色列家啊,泥在窯匠的手中怎樣,你們在我的手中也怎樣。」(耶十八4-6)

小時候聽這句話,覺得理所當然——既然已經決志信主,生命也自當由上帝掌管。可是,到後來,在生命中經歷好些不明所以的不順遂,反而曾經有點懷疑,生命中所遇的困境,是否只是受造之物在造物者的心意之下的悲哀?在信心曾經載浮載沉的時候,加上踏入職場的衝擊,又使我落入另一種掙扎:在市井中的信徒,是為了湊合市井的遊戲規則而甘被模造?還是仍然堅持只將自己放在上主的手心中被陶造?

在五堂課裡要完全理解耶利米書,當然不是易事。很感謝Walter和文忠的悉心編排。我相信,每一位參加者,都各自有不同的得著。

對於我來說,使我再次感動的是,我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再一次更深地認識上主的完全——完全的公義,完全的愛。

自創世以來,上帝不曾改變過祂看待善惡的原則。在先知時代,祂憎惡以色列民膜拜假神、倚靠虛謊的話自欺欺人、欺壓弱小;在耶穌降世為人的時代,祂同樣憎惡自以為有識之士的假冒偽善、玷污聖殿。

一方面,上帝對我們的呼召和要求不因環境和困難而改變;另一方面,祂的信實和憐憫也從來沒有改變,甚至是每天更新。

在第四堂,Walter給我們查考的經文一條主線——「從早起來」。本來,我以為作者要表達的是,上帝在每天早上都鍥而不捨地勸告叛逆的民眾悔改。當時,我們讀到二十五章3節,耶利米當時出道23年。

我說:「嘩,耶利米已經將這句話起碼講了8395次了,怎麼他還有這個耐性?」

Walter回應說:「你想想,自伊甸園那時開始,上帝期望我們回轉,有多少個23年?」

再細讀原文,「從早起來」對以色列人的特別意思,將經文的含義推上另一個層次——當地人若要橫過沙漠,就必須好好預備作持久的旅程,趕在日光猛烈之前到達目的地,否則可能會中暑(甚至會熱死);同樣地,上帝每天早上都焦急地渴望祂的選民會回轉悔改,否則咒詛和亡國的懲罰也就會臨到以色列。

然後,Walter著我們每人都寫下自己的生命歷程,記下上帝的足跡。我這才發現,上帝在我的生命裡的作工,隨著時間,越來越頻密,也越來越明顯。是因為我回應得太慢,致使上帝焦急起來嗎?

「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至斷絕。」(哀三22)而這慈愛和憐憫,每早晨都是新的!

甚至,祂與人同住的渴望,到一個地步,使祂道成肉身,還要賜下聖靈住在我們這些人的心裡。

「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的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耶三十一33)

祂的愛和信實,我想,盡了我這一輩子,也未必能夠完全明白。是以,這使我再次托付上信心,祂要在我的生命怎樣作,都全是因為祂的好,和我不能明白的長闊高深。

(是次活動宣傳海報:http://www.gcf.org.hk/?page_id=2791

Share

Leave a Reply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