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基回顧.文章重溫]真正的休息/Thomas Addington & Stephen Graves(Esther Keung譯)
(原文刊於2000年第三期《畢解》)
每逢討論休息,我們往往認為工作是導致所有惡果的那傢伙──工作帶來焦慮、緊張、壓力和失眠;相反,休息就是解決這一切的良方。如果工作引致疾病,休息便是療藥。
工作與休息是互補而非對立
要是我們翻閱聖經,便會發覺工作與休息上述的對立關係並不存在。實際上,神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創造工作與休息,兩者是定意互相補足而非抗衡對立,對建立平衡、整全的生命各自有不同的貢獻。沒有工作,我們的生命會欠缺只有從工作裡獲得的要素;沒有休息,我們則無法支取惟有休息能供應的力量。下列表述了聖經對工作和休息一些相關的描述:
休息 工作
思考 實踐
反省 抉擇
緩慢 快速
滿足 成就
內歛自省 遠矚高瞻
補充得力 發揮消耗
安坐/緩步 疾走/奔跑
仔細閱讀 快速瀏覽
深度 闊度
洞察力 生產力
如果不工作,我們會變得懶惰,不事生產,就無法實踐神對我們的呼召。
如果不休息,我們便會膚淺,失去方向,無法敬拜我們的神。
屬靈生命是有休息的生命。屬靈生命是有工作的生命。聖經把工作與休息放在一起,都看是好的。
休息──行動綱領
我們要有甚麼行動,才能令休息在生活中成為事實?以下是參考自聖經的一些建議:
1. 將工作分為五或六個工作天一個段落
每個年代都對工作與休息的關係有不同界定。Builder Generation希望默默苦幹至65歲,然後退休安享晚年。Baby Boomer一代則把「提早退休」的觀念推到極致,前半生拼命加班,愈早解脫愈好。Generation-X這一代就較少視工作為事業(career),而傾向看作一項又一項企劃(project),不斷透支自己,企劃完成,自己就跟著垮倒。
相反,自創世以來,神對休息的描述始終如一:衪要求我們將工作分割為五或六個工作天的段落,隨之容讓有24小時休息。雖然只有少數工作可在幾天內完成,但安排在工作中插入時間讓身心靈休息,有助我們維持一個合符聖經教導的平衡生活。工作中的安息,像句子中的逗號,句子沒有停頓教我們讀起來喘不過氣,然而適當的標點符號就幫助我們把整本書讀完也不會虛脫。理解聖經的看法,我們可以適當制訂我們的工作時間表,並以一星期為基礎分配工作量。
2. 停止工作
根據字面解釋,聖經所指的休息,是養成每七天就有一天不工作的一種生活模式。神最初頒布安息日的誡命,且定為聖日,並沒有把它跟任何形式的崇拜拉上關係;反之,藉著停止任何商業活動,把第七天跟其他六天分別出來。Daniel R. Seagren在他的著作 Love Carved in Stone (Regal Books, 1983)對此解釋為:「沒有人收拾或搭建帳棚,不會有人宰殺或烹煮羔羊,或修補磨損了的羊皮。這是休息的日子,重整生活步伐的日子,是熱切期待的日子。」
放下耙──這誡命在聖經中重覆出現。每星期的這一天,所有工作都需要放下。神祝福第七天,因為這天是獨特的。這不是一個安慰獎,生活裡的偉大成就並不僅止於每星期的頭六天。不從生產線上抽身而出,我們就永遠得不到休息。
3. 默想神,修養內在生命
猶太人作家Araham Joshua Heschel在其著作The Sabbath(Harper-Collins,1995)中,用了許多莊嚴、神聖的字眼來形容安息日:「在營營役役、追追趕趕的日子裡,人像驚濤駭浪中的一葉舟,總有寧謐的小島讓人靠泊其間,回復尊嚴。安息日──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島讓人在世務中抽身、回歸心靈。」
聖經每逢談及休息,都指向兩個意思:停止工作或是默想神,視乎上文下理而定。兩者都有明顯的益處──稍事竭息、重整靈命。在Expository Dictionary of Bible Words(Zondervan, 1985)一書中,Larry Richards這樣解釋:「每一個七天,都是神對衪的子民一個無微不至的叮嚀:神是他們的生命之源,是自由之始;神是掌管生命,賦予意義的那一位。安息日給神的子民從日常世務裡得休息,重新默想自己的根、自己的身份。」
4. 讓耶穌幫助、成就我們的工作
耶穌站在我們面前,展開雙臂,願意幫助我們完成手頭上的工作:「你們所有勞苦擔重擔的人哪,到我這裡來吧!我必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應當負我的軛,向我學習,你們就必得著心靈的安慰;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耶穌發出這個邀請,不單讓我們在安息日放下工作去默想神為我們所作的,也讓神進一步介入我們的生命裡──切切實實尋求衪的幫助,好完成我們的工作。耶穌正幫助我們建立一個有休息的生活模式,是一幅恬靜、寧謐、安心和滿足的圖畫。即使世界崩塌於前,負上基督的軛,我們便得享安息。
(本文獲准譯自’Biblical Mandate—The surprising impact of rest on work’ in Life@Work, vol.2, No.4, 1999.)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