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還可以承受多少次風暴/黎嘉晉

Share

small icon 6

 

 

香港,還可以承受多次少風暴?這是「電視風暴」發展至今,心底裡一個深沉的詰問。

在建制派議員齊人下,立會否決的,不單是引用特權法要求政府公開相關文件的議案,更是赤裸地挪走了市民監察政府高職決策的機會,並再一次暴露分組點票的張狂與不義。政府高層再一次成功躲在制度之後,將一切決策的內容藏在箱子裡。

看著港視員工的憤慨,每張緊鎖的臉兒,一句有聲卻無語的「反對」。市民望著的不只是直播螢幕上的結果,更是這個愈來愈冷酷的制度。

回望半年,梁振英上台以還,港人多少次走到街頭——由反國教、DBC被停播、碼頭罷工,至發酵不足一個月的電視風暴。接踵而至的社運行動,特首以及問責局員仍一貫的自我感覺良好,以種種巧言令色,企圖胡混過關。一樁發牌事件,變成一場政治風暴,本已低壓的香港,還可有鋪上多少陰霾?

早前有幸跟一位已沒上教會的資深傳媒人進膳,她表達在政總「公民廣場」聚集日子,看見人性的溫暖,從中感受那一份遺下已久的神性——是市民連日來的聲援,為著港視,為著夢想與未來,拒絕讓黑暗吞噬固有的價值。神聖,從來不單在教會之內,反而在憂患日子裡,回到最基本人之所處,卻瞥見神聖一隅。

記得一次在九龍佑寧堂的「愛與和平」公開祈禱會,講員王美鳳牧師以耳熟能詳電視廣告「打波才來落雨,難道連天也不喜歡我」為引入,說明盼望並非沒有風雨,反而在風雨裡才見盼望。活在今日的香港,在無望的氛圍下,跟他人說「希望在明天」,只是樂覲主義的代詞。或許,廣告結尾的「其實落雨有甚麼好怕」,才是今日力量所源,也是基督信仰「既濟未濟」(already but not yet)的恰當演繹吧!

香港命根幾近枯死時(馬傑偉語),慶幸上主為我們存留人的良知,為不相識的陌生人站出來。愈是灰暗的日子,社會對宗教群體總存有一份期盼——並非甚麼高言大智,卻是同在的出現(presence)。

Share

Leave a Reply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