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心?活力之都?/馬家和

Share

原文轉載自IQuest

金融中心?活力之都?/馬家和 (iQuest執行委員)

早前中央政府欽點上海為中國將來「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旋即觸動香港人的神經,還要勞動特首及溫總也得出來連番安慰。引用國內某篇傳媒報道,認為「港人對上海的任何動態都格外關注——迪士尼樂園與上海的談婚論嫁啊、浦東金融論壇啊、上海港的發展大計等等,無不在香港成為一時話題。」國內的朋友寫得太客氣了罷,其實何只是「一時話題」呢?香港人根深蒂固地有一種神經質的文化,時不時弄得人心惶惶,動不動就成驚弓之鳥,難怪香港年青一代的快樂指數在全亞洲排尾二,遠低於印度、印尼和菲律賓。

不是嗎?就想想金融中心這話題吧。紐約是全世界所有金融中心的一哥,獨當一面,毋庸置疑。芝加哥在美國是老二,論地位卻望塵莫及,但我們何曾聽見芝加哥人因此弄得神經兮兮、寢食難安,又或者誓要跟紐約同胞拼到底呢?事實上,這種無無謂謂的爭競意識,並不存在於人家的公共議題上。紐約那邊廂怎樣是他們的事,芝加哥人辦的期貨市場不是辦得有聲有色嗎?其實,甚至論規模遠不如芝加哥的城市,一樣出人頭地:波士頓是互惠基金的重鎮,沙丘路是高科技投創活動的中樞;格蘭威治是個人口跟我們美孚新邨差不多的小市鎮,卻是全球最著名的對沖基金大本營。一個城市只要自身有潛能和活力,就能夠實實在在地踏出自己的路來。

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出兩個問題來。其一:「人比人,比死人」;是本土出品的真言,我們卻最熱衷此道,無時無刻不在自製假想敵。結果又要當國際金融中心,又要當東方好萊塢,又要當中藥港,又要當大學城……這些大堆頭的名堂背後,恐怕掩飾不了極怕被人搶飯碗的過敏反應。有策略地發展自己的方向是好的,無需揚言甚麼,想清楚,默默耕耘就是了。其二,港人有很多認為「一定是好」的東西,至於為甚麼那麼絕對,沒有人知道,卻義無反顧的一頭栽進去。我想,要「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跟要「打造」子女成為醫生律師的心態如出一轍。「做醫生律師好呀。」「點好呀?」「好……梗係好啦。」就是這樣。

歸根究底,無論個人還是社會,都有賴一種熱切探索前路的活力,興緻勃勃地尋找屬於自己的路。過於著眼別人怎樣,就失去「自己」;人云亦云,就沒有「探索」,也找不著樂趣。缺乏這活力,甚麼大計都是枉然;像我們的社會,連埋頭苦幹學好英文的動力也提不起來,國際甚麼中心也是當不來罷。相反,生命若有向前豁出去跑一段路的活力,不做醫生律師也不當金融中心,到頭來也總有出路的。

有liveliness的話,livelihood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香港人不是不努力,不是不能幹,而是不懂得生活,努力和能幹在憂慮和執著中萎縮掉。可知道,「人生像盒朱古力」,深諳人生路上的自由遼闊、柳暗花明,是更重要的功課。

Share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