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亞當遇上夏娃—威E的警世寓言/陳榆

Share

因著押比疊的好介紹,所以我走進電影院看威E。很多人話悶,其實,他們就是不明白威E一個人孤孤單單替它的造物主管理世界就是這樣苦悶的嘛!威E基本上是《創世紀》的狂想版,不過它比《創世紀》更現實,因為原因極之簡單,我們讀《創世紀》通常都是一廂情願,永遠從男性角度看世界。舉一個例,《創世紀》講亞當見到夏娃時:「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大部份解經家告訴我們這是個“compliment”,總的一句就是:「正」。我卻時常問自己:「咁夏娃有無話亞當“正”呀?」既然無,大多數男人都“take it for granted”地assume D女人一定鐘意自已!

威E好就好在這部電影講出原本充滿摧毀力量驚人的Eve如何在「過程」中慢慢接受威E。我不嬲都認為女人叻過男人,這是上帝創造的原意,所以Eve其實勁過威E合情合理之餘,的確可以“幫到”威E。威E令我想起《菠蘿油王子》麥炳掉低麥太借劉德華把聲講:「玉蓮,我走啦…我從來不是白馬王子,無殺過恐龍,上天給我一塊地土,我攪到一片荒蕪…」荒蕪是人自己造成,沒錯,威E是一部講環保的電影,但威E的威力不止於此…

事實上,“人”被上帝派去管理大地的使命從來沒有因墮落而改變。試從旅遊的角度去想,香港人去旅遊,發覺水質差了,就換一個更乾淨的地方,但他們從不想想那地方的水質是自己有份去污染的。有影評說創造的另一邊就是毀滅,那只是反省的片面,大家還記得梁朝偉和劉嘉玲結婚的地方不丹吧!能夠被喻為世上最後的香格里拉是因為每年她只收五千個遊客來保護自己的地土和文化!唉,其實要救地球,只要不過份生產就是了,因為「貪婪」依然是今日地球面對的問題。

i–phone的出現提早預示了人類在虛擬世界中的終極命運—威E裡面的人因為太肥,自己坐駕又太快,所以索性將自己坐在太空椅上睇“mon”的習慣變成接觸世界的唯一舉措。「乜呢度有泳池咩?」「嘩!外面有煙花睇呀!」—因著意外而沒法看到“mon”的“人”突然發現就在自己面前原來有一個真實的世界!最近,我發現有許多人很羨慕地鐵有人揸i–phone用手指拖來拖去,但我卻有興趣睇地鐵的人走來走去。上周末到台灣,最深刻的是在繁忙時間,地鐵長長的扶手電梯左邊就只有我們幾個香港人匆匆忙忙的拾步直上,右邊的台灣人似乎在問:「你地好趕呀?」

星期天因拜訪台灣導演劉議鴻的關係,到他的教會聚會,唱詩時聽到一首我想香港職場基督徒要認真去學的歌:“Be still and know that I am God!” 威E頭四十分鐘的沉默正正提醒了我們要「Be still」,不說話也能看世界、看電影、認識神。

人是要回歸的,自己一手創造出來的垃圾也不是一無事處。威E一邊處理垃圾,一邊拾荒當寶,在狹窄的空間中締造出不一樣的天地,最後它找到了幼苗,成了人類回歸的希望。我愈來愈發現人不願意回歸是因為他們不懂得也不想處理自己的垃圾(mess),逃避了那麼多年,積污成垢,誰不知上帝也可在這些“mess”中啟發了生機。威E裡面的人避了五百年,你呢?

我喜歡威E的結局,因為上帝終會給我們一個奇蹟!

Share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