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虛空/吳樹鏗

Share

談起《傳道書》,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虛空」。以往我們讀的時候,可能馬上會類比到人生的無常,比如生死、突然發生的意外、甚至金融風暴等等我們無法掌握的飛來橫禍,來反映富人窮人最終都是殊途同歸,所以我們應該要聚焦在永恆的事云云。不過,如果我們回到以色列人讀《傳道書》的處境,或許會發現一些他們如何面對生活的一些洞見。

《傳道書》在希伯來聖經中被歸類在「著作」中的「五書卷」,為五卷以色列人在過節時會誦讀的經卷之一。而《傳道書》會被誦讀的節日,是「住棚節」,一個以色列人紀念過往在出埃及的過程中曾經整個民族在曠野漂流的日子。由此可見,《傳道書》似乎和「流散」、「漂泊」這些狀態有著密切的關係。

聖經學者 Daniel Smith-Christopher指出,《傳道書》這類智慧文學在以色列人經歷亡國後在他們的族群中起了關鍵的作用,甚至是要在這種流散的處境下閱讀才能讀出字裏行間的韻味。雖然《傳道書》的開首寫這卷書的作者是「大衛的兒子」,但和舊約很多書卷一樣,口傳傳統和真正文本的形成日期是會有著出入,而學界中其中一個對《傳道書》成書時間的看法是大概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當時以色列人已經經歷過在巴比倫、波斯、希臘幾個帝國之間數度易手,復國遙遙無期,而流浪和寄人籬下的日子則似乎無窮無盡。 Smith-Christopher認為,以色列人在這個時間點編輯《傳道書》,所顯露的其實是如何在水底下生活下的「智慧」。

舊約聖經所說的「智慧」,指的並不是現代視覺的知識或才能,而是「認識」:認識這個世界的事物、規律、秩序,而最重要的是認識背後的創造主。面對戰亂、高壓、暴政,以色列人看到「世人遭遇的,走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他們都有一樣的氣息。人不能強於走獸,全是虛空」(3章19節) 。原來人是很脆弱,昔日以為「應該」有的事情原來並不「應該」,善惡原來未必會一一報應;以前引以為傲的財富、地位、制度,在面對野蠻的暴力時都不再管用。以色列人在紀念曠野漂流的節日讀《傳道書》,所提醒自己的是安穩其實不是必然,甚至漂泊才是人生的本相。而在無常中仍能吃喝、享受上帝的創造和供應,其實是一種恩典;在無法計算明天的情況,倒不如活在當下。「惡」雖然似乎是無法避免,但我們仍可以在萬物中尋找和締造美善,這也是世間秩序的一部分。

《傳道書》的「智慧」,並不是苟且偷生或是不理世事,而是當我們真的無法去理世事的時候,我們還能怎樣去過日子。得時在能力可及的範圍下抱著敬畏上帝的心行善,不得時就在罅隙中尋找生存空間。在風光的時候讚美上帝是很容易的事情,而《傳道書》展示的則是如何在逆境下繼續存活的韌性,亦是信仰不可或缺的地方。

在悲嘆之後,我們也始終需要問:「What’s next?」

 

「誰亦張口舞爪 不分美醜
半點骨氣怎去守
還是烏煙四周 更是時候
以風骨應對這荒謬
妖治時代 街上全是很妖冶的色誘
心水清得通透
不怕赤手 鬼也嚇走」

-陳蕾 《妖治時代》

Share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