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生命‧活召命(四)/何守謙

Share

small icon 1

 

 

今期的故事主角Robert是本年度十大傑出青年之一,亦剛剛入選本年亞太區長者關懷創意大奬總決賽三甲之一。

於是我約了他放工後喝杯啤酒,祝賀他和聽他獲奬後的感受,他是個十分謙虛、隨和的人,臉上經常掛著天真的笑容,名譽和掌聲從來不是他的目標。我們暢談了差不多兩個小時。

我們相識於2008年,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後我們都參加了香港建築師學會發起的義工計劃,參與重建社區的工作,之後閒來相約,談談近況。

Robert 2001年畢業於中大建築系,當談到讀建築學的抱負時,他竟然說他少年時的理想是當社工,後來得到中學老師的鼓勵,才選擇學習建築。

FullSizeRender建築師的抱負

建築教育鼓勵個人獨立思考,要求與別不同的設計,城市才不會千篇一律,建築大師的設計充分呈現個人的風格和理念,剛剛離世的當代建築大師扎哈(Zaha Hadid)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前年她為理工大學校園設計的創意中心為香港增添了一個新地標。而Robert學習建築目的卻是服務大眾,設計過程必須有用家和持份者的參與,令產品體貼用家的期望,用家的參與增加歸屬感,過程和結果同樣重要!不求個人的風格和名譽,一心服侍有需要的人。

剛過了40歲的他告訴我,最開心的生日禮物就是為一位獨居而最近中風,行動不方便的長者,重新裝修房間、傢具、設備,迎合她的需要。他説:「看到她的喜悅,便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父親的遺憾

他坦言一生中有三個人對他的職業影響至深。

第一個是父親,除了父親的勤懇、責任心之外,父親的遺憾對他影響至深。父親的心願就是在四個孩子長大自立後便去環遊世界,父親卻在小女兒大學畢業的那一年離開世界,成為了一生的遺憾。他學會了若是遇到機會,能夠達成自己的理想就不要等待,把握機會追求理想。所以他曾經為了追求理想,放棄了一份高薪的優差,接受了一個非牟利團體的職位,為的是可以服務更多的群眾。

老師的鼓勵

第二個是他中學一位老師,當他還在沉溺於成為社工的夢想時,這位老師卻建議他在升讀大學時選擇讀建築設計,因為覺得他思想有些「騎呢」、想法有點創意;於是他決定選修建築設計。

教授的啟廸

第三個是大學一位教授,這位教授啟迪了他的思想,在建築設計的過程中引進用家參與來增加他們的歸屬感。他畢業後工作了幾年,這位教授建議他放下工作去深造,結果他用了一年時間完成了英國倫敦「城市發展規劃」課程,學習如何幫助第三世界城市發展,及後他在工餘籌組成立了一個非牟利組織,招募一群義工為柬埔寨兒童建立學校,在過去數年每年都有四十多位義工參與,今年還打算多招一團義工,到尼泊爾建立學校。

身為丈夫和兩個孩子的父親,我問他這些工作會不會影響家庭生活?他說妻子非常支持他所追尋的目標。他的生活方式也很簡單,只集中在家庭,辦公室和義工團體,有時還可以一家去旅遊充電。

對話中回想起2004年我接受了明報的訪問,及後刊登了一篇名為〈平民建築師〉的文章,記載了我的職業生涯,如何選擇了在香港建造公共房屋而放棄在新加坡建豪宅,工餘和一班建築師,規劃師回國內當義工,在大學傳授知識和經驗。跟他分享這文章的内容時,大家心裏都產生了共鳴。

在談理想工作中,我充分感受到在我面前這位青年人的熱忱,在追尋理想中不斷作出適當的取捨。很高興看到他的努力已經開始獲得社會的認受,在此祝願他在前面的道路上,感染更多的年輕人,在職涯中追求自己的理想。

参考網頁:www.ideaproject.org.hk

http://www.ageingasia.com/index.php/industry-trainings/singapore/4th-apac-eldercare-innovation-awards

 

Share

Leave a Reply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