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基回顧.文章重溫]你找對了工作嗎?一個由牧師變成生涯輔導大師的傳奇——Richard Nelson Bolles訪談錄/Stephen Caldwell原著,何梓崩撮寫
(原文刊於2000年第二期《畢解》)
能夠活到七十一歲仍不肯將腳步慢下來,除非你的精神是有問題吧。但若然你感到仍有工作要做下去,那麼你就要繼續去幹吧。
被譽為美國生涯輔導員鼻祖的Bolles,上帝可仍沒有任何指示要他退休。曾是美國聖公會的牧師,上帝在他的一生中有不少「呼召」,但大多認識他的是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的作者。
過去二十八年,Bolles每年對該書都會作出修訂,務求能令每月有二萬人能從當中找出新的啟迪。目下該書銷量已達六百萬,除有十種不同語言的譯本外,每年的暢銷榜總有它的份兒。
雖然Bolles的成功最大歸因於他能與時代同步並進,然,他基本的信息卻沒有太大改變——幫助他人從工作中找到滿足感。他的關注完全有別於今日美國人考慮工作的兩種因素:工作趨勢(trends)及薪酬要求(salaries)。
趨勢與薪酬
「二十五年前就已經有人不斷問我關於工作的趨勢,但現在我能給的智慧跟廿五年前並無兩樣。我通常會用鐘擺效應來描述工作潮的現象。例如:當你聽到需要教師,你會走進學校準備未來為人師表,可是畢業的時候,鐘擺到另一個方向,教師已出現冗員的情況。」
同樣,Bolles相信薪酬是次要考慮的因素:「當我被按立(做牧師)的時候,我的年薪只有三千三百元,可是,那時我已婚並育有三名子女。雖然,我並不需要繳稅……我的意思是,無論那是一種怎樣的景況,我相信神都有祂的美意。每一次我走到分叉路上,我當感到神要我走下去。我就會走下去。上帝的召命就是你的召命。」
跟隨上帝的召命並非只是找到應做的工作那麼簡單。Bolles認為,這亦是找尋工作的滿足感的意思。
「這跟你最終如何看待自己有關——若你看自己只是實踐上帝給你到世界的一份差事,那麼市場對你來說就沒有意義。因為工作只約制你事奉的形態,可卻不是你最後要達致的目標。」
例如,若果有人擁有寫作的恩賜,你卻勸他不要入行,只因目前市場不需要作家,這是不合邏輯的。比較合乎邏輯的是,強迫每一個人了解如何讓這種恩賜得到發揮。
很多時候Bolles看到的是各走極端。另一種情況是,有人會認為工作帶來的個人滿足不必因上帝的召命而作出相應的犧牲。換句話說,若你為上帝工作而要將所有恩賜擱在一旁,你就不應嘗試,這也有違召命的真義。
「一個人的可用性(availability)及恩賜(gift)遠比趨勢及薪酬重要。」
感恩為先,喜樂為次
Bolles認為尋找你的召命,就是找出自己的天份(God-given talents),再加上自己的志趣(God-given interests)後,運用在合適的工作及場境上。一切似乎看得很簡單,事實上,是需要勤奮的工作,才能找到上帝的召命。工作,其實,原來是從心開始的。
「我認為所有召命是從感恩出發的,我不認為召命跟選擇(choice)有關——選擇工作、選擇工作的地方、選擇當行的目標等等都可以在沒有感恩的情況下發生。」
對很多人來說,感恩只因他們能夠存活而已。但對我們來說,感恩是了解到上帝愛我們到一個地步,可以讓我們獨特;故此,祂不僅讓我們可以為祂做事,最重要的是可以透過沒有人可以替代自己的形式去做。
「當我看見有人在自己的工作真的感到被召,他們就能從工作中找到喜樂。」
Bolles繼續說:「這並不意味他們在冗長的耕作中沒有張力。但,最重要的,是他們對自己所做的充滿生氣。他們會感到自己能對世界有獨特的貢獻,正因如此,他們會感到興奮。」
經驗到被召,就是喜樂與責任的分野。
有人會說:「我喜歡自己的工作,我很享受它。」但Bolles會說:「但是,那些從工作得到寶貴的成果跟你感到能做得到的榮幸是有區別的。」
很多人自然會渴望得到這樣的一種召命。根據統計,大部分美國人認為自己對上帝有一定程度的信念。但Bolles相信那些希望從工作中渴望得到召命的感覺跟已有召命的之間存在很大的距離。
「原因有很多個,」Bolles說:「你記得有一種說法是寧願緊把一些熟悉的惡,也不願跪向不知名的惡吧。我認識有很多這樣的人,我就有一個朋友,把它稱之為『安全保護的自我。』」就是這個「我」,無論在多煩悶的情況下,也能忍受,因為他們怕被不可知的境況支配。說得清析一點,一個新的嘗試或一個對你工作的新態度其實就是走進不可知的境況罷了。
另一個原因是,「坐下來找出你專長是一件艱苦的工作,很多人就是不肯付代價。」
Bolles建議我們努力審查自己,直至無可避免地作出改變為止:
「對一些人來說,找出上帝在他們身上的工作是一種轉變,因為他們要真的去找,找一些他們以外的東西。但很多時候,徵結在於你肯不肯接受改變。你如何改變目前工作的態度,以致你可以把它看為神獨特交付給你的任務,而你正為祂而服務?我不認為在我們的文化有這樣的一種教導。」
(本文獲授權撮寫自The Life@Work Journal, Vol. 1, No. 1, 20-25。)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