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基回顧.文章重溫]走訪余慧根先生

Share

(節錄自《成人@召命1957-2007》畢基50周年金禧紀念特刊)

余慧根(根叔)於68-88年間為FES同工,任職期間負責中學生工作、教師團契(TCF)及畢基(GCF)的工作。在那段期間,畢基仍未有自己的同工,所以畢基的事工主要由畢基的活躍分子和FES的同工兼任協助的。這篇文章主要記述了根叔在任期間畢基的變化。

在六十至七十年代期間,FES的發展漸上軌道,畢基的首代元老漸漸退居幕後。當時,畢基某程度上是以支持FES的學生福音工作為目標,然而,根叔指出了這不過是事實的一部分。就以他自己為例,學生工作是事工的重點,但教師這個群體的牧養也是他所關注的一部分,事工和群體之間需要彼此緊扣才能維持和發展整個運動。而他又強調學生工作的指向是教會的發展,而教會的發展的指向就是社會和天國的建立,因此,畢基不是只為FES而存在,而是透過對學生和畢業生的工作,代表著教會深入社會,擴展天國。

回顧畢基在六十至八十年代期間的發展,根叔指出她的發展雖曾被客觀環境所影響,但她卻仍然在起起跌跌中成長了。例如,六七暴動就曾經促使一批畢基和FES的核心人物離開香港到外國發展,當畢基的發展遇上領袖更替的影響時,很快就有另一批畢業生自發組織起來,在六八、六九年間,他們組織大大小小的研討會,探討同性戀、海外宣教等議題,他們又就不同的議題邀請不同的專業團契分享,重新帶起新一輪畢基運動。

這些年間,畢基的角色及功能也有相當的變化。在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間,愈來愈多學生運動的果子從校園裡畢業,進入不同的行業工作,專業團契湧現,鼓勵畢業生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見証神,後來也有不少成為教會的執事,甚至奉獻作傳道人,參與教會以及社會的建設。根叔在此解釋道:「畢業生以個人身分參與社會事務,比以教會身分參與更具彈性和空間,這點分別正是畢業生團契的優勢。」他以1977-78年的金禧事件為例,指出當年的TCF成員以專業團契名義,接觸正反雙方的老師和學生,又邀請敏感人物前來分享,這種做法是教會比較難採用的。故此,畢基應當了解本身這點獨特優勢,大膽嘗試,為教會作先鋒,回應社會的問題。

談到專業團契的優勢,她們可曾與教會出現競爭呢?根叔表示當年的同工都很著重和鼓勵信徒要有穩定的教會生活,因為信徒必須植根在教會裡,才能健康成長。因此,關心專業團契的同工會一面輔助團契的發展,一面透過當中的網絡將信徒引入地方教會。他又認為信徒參與專業團契主要集中於初入職的幾年,之後仍要回歸到教會裡,就此而言,專業團契可以說是一個橋樑,支援著教會的工作。另方面在社會有需要時也成為教會參與社會事務的重要媒介和資源。

縱觀畢業生運動的發展盛衰,根叔覺得當中有何重要因素呢?他指出清晰的使命是當中的關鍵,例如八十年代初,香港遇上中英談判,畢業生團契就帶領討論信徒當如何面對九七回歸的問題,他們組織不同的研討、退修,思考基督徒當下的使命,又凝聚力量,在政治不明朗的氣氛中灌注積極的信息。這連串的行動,亦使沉寂一時的畢業生團契重新活躍起來。

根叔又以TCF和NCF為例,帶出畢業生運動裡全職同工和核心參與者的關係,他不否認全職同工的存在的確可以推動事工的發展,但他們不過是領袖,若沒有人去參與和同心朝著一個方向走的話,領袖的工作也是枉然,故此事工和群體必須緊扣發展。此外,同工最需要的不是只關注事工的多少,而是要著力去燃燒參與者的內心,讓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建立起屬於他們自己的異象和使命,這樣才能使運動長遠發展下去。

對於畢基未來的發展,根叔勸勉我們要理解社會正不斷變化,畢基作為一個組織,在事工上不要談得太理想化,要容許運動中有不同的嘗試空間。此外,在事工的推動中,更需不忘群體的建立,讓信徒看見他們不是獨個兒在社會裡作戰,而是有一個基督徒群體作後盾。畢基若能凝聚不同年代的畢業生參與,畢基運動的深度和廣度才能健康發展。最後,根叔概括著三個成功的重要元素:願意委身的同工、清晰的使命和事工方向,以及能夠被動員的群體。希望未來的畢基都能抓著這三個重點,讓畢業生運動有力地發展下去。

Share

Leave a Reply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