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未知 — 當未知仍可「安穩」:記加拿大creation care進退修之旅 (五) / 林慧琪

Share
在加國這一年一直與我同行,聆聽我各式問題與分享,每2-3星期就會相約聊天的Mentor & Spritual Director,在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時問道:「即將離開準備回去的你,會怎樣形容現在的狀況?」
「我覺得自己仍是 “up in the air” (英文俚語,意指「懸而未決」),但那是一種很輕,很安穩的感覺,在空中飄浮著,因有耶穌拖著我一起在飄呢!」
的確,在一個充滿愛與關懷,彼此支持,時刻以Creation Care 為核心價值的群體工作和生活一年,被耶穌的愛「叉足電」的感覺,彷彿人生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自己清楚回家將要面對的挑戰將會十分巨大,不過帶著這年的「靈命豐收」– 確信自己是上主所愛的,很好的自己,這個「內心已強大的我」應該可以好好的走一段日子吧……
首關是21天的香港酒店隔離。在加國已有充足被隔離的經驗 (前後三次,每次有跨城巿移動都要隔離14日),原以為只要作息定時,配上大量書和網絡,kill time 沒難度。沒想到,第一周捱過時差,第二周已感覺崩潰 — 點解我會咁廢,係度乜都做唔到……但明明在隔離中的自己,甚麼也做不到是正常的啊!
只是不足兩周時間,全年安息修行功力盡廢?!
當每天播著令人無力的新聞,這種「氣場」不斷提醒你:你其實乜都做唔到!入血的「工具思維」立刻提醒:我們的價值只能由「我們(可以)做甚麼」來決定。
不,神創造天地包括人類時已經看我們都是好的,那時我們並未「開工」,上主愛我不是因我「做了甚麼」,而是單單因為我是我 (human being vs human doing)。理性上明白,感性上仍是覺得自己好廢,一蹶不振。
感謝加國的新加坡同事適時來電問候,提醒我要回想過往一年參與默觀晨禱 (contemplative prayer)的經驗 — 每天早上默念一兩節詩篇,在機構的草場與樹林行走半小時。現在隔離中既然限制了我的移動,就專心凝望窗外景緻吧!
在田灣的酒店,有無敵漁巿場海景,還有墳場山景,附送無數麻鷹。做自然導賞的我怎會不知麻鷹是靠氣流滑翔的?然而日復日2小時起跳的「看鷹」,才發現背到爛的金句,平日總將重點放在後半段,卻完全忽略前半句:麻鷹飛翔時為了等待適合的氣流,往往要在低處盤旋多時,甚或要拐許多大彎走許多「冤枉路」才能到達目的地,只是全程翅膀近乎不用拍動;間中有一兩隻,會主動拍翼去目標地點,但牠們要「搏命咁拍」才飛得那極短距離,看著也覺得很累……
如果氣流就是風,風就是靈,我們能有那種敏感度和耐性,去感應風在哪裡然後配合「不拍翼」,隨風帶領嗎?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以賽亞書40:31
這種「安息」,說易行難。回歸日常生活,社會氣氛仍然讓人無望,無力感仍然纏身。磨了三個月沒起色,的起心肝與GCF執委們去夜行退修。那點點螢火,還有專心生活的金邊土鱉(即香港及華南本土的蟑螂,是自然界協助枯葉堆進一步分解促進養份循環的成員),都在提醒,那份「安穩」,源自較準焦點,無論夜有多黑,上主的真光一直在 — 不一定是從天而降的光芒四射,而是讓我們專心做回自己,堅守日常的細微,帶著衪形象的生命 — 即是我們,那怕只是暗暗的一點,已經在發光照耀世界。星空也是由無數很暗的光點組成的。
一直無法動筆的最後一篇,這一年由「走進未知」,到回港後要進入更深的「未知」……
神創造天地用了七天,包括最後一天的安息日,才是創造的高峰。
回歸上主,由安靜/安息而來的安穩力量。
是的,既然選擇回來了,一起慢慢走下去,或者暫停休息一會,感受炎炎夏日裡的微風吧!
(本系列完)
本系列其他文章:
(一) 當我走到無力繼續下去:https://bit.ly/2TbT9WG
(二) 當我感到疑惑說我是誰:https://bit.ly/3m4bLU9
(三) 當離別不似預期:https://bit.ly/3chQSSt
(四) 當冷漠變成愛:https://bit.ly/3gHDoCW
Share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