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戲真做/陳榆
相信沒有太多人看《拼命戰羊》(The Wrestler),且我看的時候,女性觀眾的數目幾乎是零。你問有可觀之處嗎?老實說,它和《洛奇》等運用以下方程式:〔英雄遲暮+婚姻破裂+仔女諒解=尋回自我〕可以說是一模一樣,不過,除了米奇洛基的真身演譯,當然還有美式摔角這門奇怪的表演值得大家去思考:它為甚麼在美國可以變種成為像世界摔角聯盟(World Wrestling Federation)一門資產超過〔紐約職業籃球隊+冰上曲棍球隊+棒球隊〕價值十億美元的娛樂事業?
若果大家跟我年紀差不多,一定還會記得當年的迷魂鎖、毒龍鑽、倒頭樁等等不是摔角的絕世招式。看了兩次,以我只有十來歲的小伙子,都知道美式摔角只是一場表演(show),明顯跟當時也在電視看到的拳擊競技不同。以電影來說,你會認為《洛奇》也許是來真的,但摔角嘛,一看就知是假的。舉一個最簡單的例,不知為甚麼每場比賽總會有兩個摔角選手在擂台上走繩圈,十字型 “crossover”走來走去,一時踎下來跳over,一時駛橫手用喉嚨硬食手刀,若你說那是沒有經過綵排,打死我都不會相信。
但是,為甚麼假的東西會有成千上萬的觀眾收看呢?據《摔角梟雄》(Beyond the Mat)這部紀錄片講,有綫電視的摔角fans就有一千七百萬個家庭收看,多過香港人口兩倍!若果要解開這個謎團,大家不妨買《摔角梟雄》這套紀錄片,看完你自會明白《拼命戰羊》一些你不明白的地方。舉一個例,《拼命戰羊》每場比賽都講對手大家彼此有講有笑,在台上你廝我殺,在台下竟然可以老友鬼鬼,何解?《摔角梟雄》中53歲的老將瘋漢泰利(Terry Funk)就有這樣的解釋:
「究竟摔角是甚麽回事呢?你將對方傷得愈重,便能賺得愈多的錢,愈賺得多錢就愈是好朋友。」
原來,美式摔角不像拳擊其他運動,他們所謂的「超越自己」就不是像拳擊那一種所有競技都會有的目標:「我終有日會拿冠軍!」美式摔角的「超越自己」其實就電影裡面的「超越自己的角色」而已。在美式摔角的擂台上,一個選手最重要就是找到自己的角色:「因為我知道我是歹角,所以我就永遠不需要做冠軍,只要做好這個角色就是了!」在《摔角梟雄》裡面,WWF其中一個最經典的面試,就是講杜達倫(Darren Drozdov)為甚麼會被選上做摔角手的原因不是他精於摔角而是他曉得隨時嘔吐,所以他的外號被稱為「嘔吐王」!那就是他吸引觀衆的唯一恩賜!
好好地一種運動為甚麼會變成娛樂事業呢?唉,這就是美國嘛,經過荷里活式的洗禮,就會被產業化,所以特首講教育也要產業化基本就是中了美國的毒,這個世界,沒有一件事不可以拿來搵錢的,問題就只在於你有無創意。弊就弊在香港時常將 “creativity” 掛在口邊的人跟本就亳無創意,最叻就係睇多幾本書拾人牙慧跟住就話人唔識嘢。有時悕噓就在於此,我唔明一檔假到離譜的行業如美式摔角都攪到咁有創意,香港做乜可以淪落到乜都可以賣呢?
至於美式摔角的所謂創意跟香港的龍虎武師咪一樣都係搵命搏。最恐怖的就是經過金錢的洗禮後,大家都明白一個歪理-就是要用真的去演假的,觀眾才會購票入場。美式摔角已不是摔角,它已經徹頭徹尾變成群毆的人肉戲碼。沒有血,觀眾不會喝采,沒有淚,觀眾不會同情。大家最期待的是擂台下收藏了甚麼秘密武器,理你用的是鐵絲網、鋁梯、或玻璃幕牆,只要能夠令到大家不住的流血,美式摔角就永遠有市場。
結果,「嗜血」在美式摔角中巧妙地將觀眾施虐與被虐的慾望不著痕跡地混和得天衣無縫。很難想像,《摔角梟雄》裡面的瘋漢泰利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他溫柔地在自己的女兒婚禮領禱,台上卻永不言休,因為他三十二年來活出了假戲真做的召命,即使那是假的,可他的代價卻是右膝生骨刺、左膝完全壞死。我時常在想,泰利是怎樣思考自己召命的?看完《拼命戰羊》我就明白只要這個世界有人已經選擇去相信假的表演,作為一個基督徒摔角手,他/她並沒有欺騙任何人,他/她只是拼了命去演譯這個舞台分配給自己的角色,因為「觀眾的喝采叫我忘記痛楚!」
這兩個月我經常被背痛折騰的時候,常想起我們時常掛在口邊的耶穌和這些攞苦嚟辛的摔角手們。若果這個世界真的寧願享受給人欺騙的快感是源於人類對別人痛楚的好奇,那麽我們用了兩千多年去講我們的信仰有多〝真〞,是否這個傳福音的切入點一早就走錯了方向呢?
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開口埋口講耶穌,是否可以〝真〞到一個地步,我們可以為衪徹徹底底地效法那些摔角手為自己的假戲真做而賣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