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畢達意-躺平】
「躺平」是指以佛系消極生活態度面對一切,因著努力都無法得到回報,便乾脆不努力。這種精神通常體現在年輕人身上,他們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子、「不做韮菜」,不回應社會及別人給予自己的期望。
這用詞來自源自2021年內地網絡一則名為《躺平即是正義》的貼文,裡面提及:「我厭惡那種一輩子為了鋼筋水泥和『傳統的家庭觀念』,人不應該如此勞累……」
英文則有「Goblin mode(哥布林模式)」,它與中文「躺平」有少許不同。前者更多是指消費垃圾食物、無視自己外表等,代表一個人毫無歉意地自我放縱、懶惰、邋遢或貪婪的行為。
雖然不少上一代或會批評這種「放䠋(pe5)」的想法,但蔡瀾在一次訪問中卻這樣回應這種躺平文化:「本來就應該這樣!」
是的,躺平本來就是人的天性。可以選擇的話,有誰不想躺下休息?
面對高壓、不斷強迫你努力的環境,偶然躺平也是必須的。邀請您花時間來一起躺平,察驗自己的內心,也察驗聖靈在我們生命中的工作。
====================================
有關「詞畢達意」:
語言可以幫助我們明白這世界的意義,亦可成為被利用的工具。這系列分享常被引用的詞彙,從信仰出發,以另一向度反思其背後的意思,嘗試還原詞語本來的深厚意義,讓語言繼續傳達我們所信的道(log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