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見證分享之尷尬】

Share

「講見證」對基督徒群體來說絕不陌生,可算是大大小小聚會中的「指定」動作。在台上分享的生活故事,總是比釋經和神學更能抓住會眾的注意。特別在強調實用的華人基督徒群體文化,不少會眾希望有「屬靈範本」能夠跟隨,指引自己的前路。

正面來說,群體中的見證能夠互相鼓勵,亦提供了實踐真理的方案作參考,但在現實中我們趨之若鶩的「成功見證」卻是充滿著弔詭。

一、善有善報的見證
對於「成功神學」類見證的批評相信已經不用多說,這類見證卻偏偏又最符合世人對宗教信仰的期望,完美演繹世俗定義的成功。

沒錯它經常出現反例,就算基督徒自己也未必會認同「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但當我們想起自己的宗教經驗,甚至乎得救見證,很多時也是在某件事中經歷過神的保守,或是在過程中感受到內心的平安。

信徒們雖然頭腦上能夠認知這不是「黃大仙」式的信仰,但也總希望尋到信仰對自己的有用之處。就算是「天上財寶」,也是一種替代的獎賞,走不出期望「善有善報」的範式。

二、中產名人的見證
另一種在講壇經常出現的是「中產及名人」類的見證。之所以會把這兩個貌似不同的組別放在一起,是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拒絕了自己界別的成功方程式,去走上一條「信仰之路」。典型的故事是捨棄高薪厚職去做對人的工作,或是騰出本來工作的時間投入事奉和家庭。

這類追尋意義的故事好像給予人很強在價值觀調整上的動力,但講員與聽眾的起跑線不同,往往難以複製相同的抉擇。一個已經進入收成期上岸的人轉工,和一個作為基層家庭經濟中流砥柱的人轉工,不同背景的人作決定的成本可以差天共地。

三、無名人士的見證
如果是一個no one的見證又如何呢?不需擁有特異功能也能做到的事,共鳴感理論上會相對強。可是現實中找一個無名氏來,無論是當聚會講員,或是作為媒體材料的主角都難以吸引人。除非受眾本人和分享者有事先的認識和交情,否則會花心力了解一個路人的見證的人可謂鳳毛麟角。

即使可能路人的經歷才是對一般信徒最有參考價值的故事,但在第一步引起受眾興趣就已經失敗了。與其作為公開分享,似乎回到群體之間本來有關係結連的團契小組分享時間更為合適。

結語:如何看待見證
知名度不足的沒有人留意,出名的卻不能參考,口裡說不但又很想要成功之道,這就是「見證」既尷尬又微妙之處。以上三種見證各有吸引人之處,但作為在信徒之間資訊交換的缺點也是相當明顯。

歸根究底,信仰並不存在一條通用法則去讓信徒無往而不利,信仰實踐亦不只是在四面牆裡作思想實驗,而是一種不斷將理論和經驗去互相整合的過程。的確聆聽他人的故事有時會帶來新的角度與想法,但不論是誰人的見證,也取代不了你自己將信仰價值消化成自己生命的一部份。

「我信聖徒相通」,箇中之韻味為何,實在值得信徒再三反覆思量。

 

Share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