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圖讀書組:巴刻的靈修——六種聖潔的路徑/周厚智

Share

「信徒稱義後如何達至成聖」自古以來都是信仰圈子內爭論不休的問題。成聖到底依靠上帝恩典還是個人努力?

人與神在成聖過程的參與

劉進圖弟兄認為問題的方向問錯了,人神在成聖過程的參與,不應該是「非此即彼」的問題。劉進圖弟兄找來一株植物就問:「是誰令植物生長呢?」答案可以千變萬化:是澆灌的人、也是種子的基因、不也是泥土水份和光線……同樣地,屬靈生命成長是一件複雜的事情,當中牽涉神的參與,但也有人的參與,而兩者本身並不矛盾。

巴刻在《重尋聖潔》中這樣回答:「聖潔基本上是上帝施恩,使我們與衪建立關係。這關係在我們稱義時建立:衪透過主耶穌基督拯救、作中保,認領我們,其實是再次收納我們為衪的兒女,使我們分別為聖歸衪。這樣來說,聖潔或成聖由此至終唯獨是、完全是上帝白白賜予的禮物,是與基督聯合,新生命產生出來的果效。」

劉進圖弟兄延伸植物的比喻,指出神就是賦予種子生命的那位,死掉的種子沒有成長的可能;可是成長的過程,人自身的意願也是決定性的因素。巴刻深刻地描述人的參與:「根據上帝賦予生命的事實,信徒每天要在道德和屬靈上實踐聖潔。我們既知道上帝已付了贖價,認領了我們,我們就分別自己歸上帝,定意與世界、肉體和魔鬼分別出來,這是我們惟一恰當的回應。」

六種聖潔路徑

成聖的過程就像登山,終點雖然只有一個,登山的路徑卻可以選擇。巴刻在書中整合不同屬靈傳統,列出六種聖潔路徑:

1. 聖潔是改變人的渴望
「聖潔的本質是改變渴望,專注與父上帝和聖子相交,並堅固這改變了的渴望。」
第一種路徑是過千年的修道傳統。修道者在修院內日以繼夜地追隨上帝,將對世界、物質、身體慾望的追求轉化為對上帝和心靈的渴慕。這個傳統自中世紀起始,經典著作極為豐富,如:金碧士(Thomas à Kempis)的《效法基督》、大德蘭(Teresa Of Avila)的《七寶樓臺》、依納爵(Ignatius of Loyola)的《神操》。

2. 聖潔是培養美德
「這一派關於聖潔的教導,特別是從中世紀經院學派和宗教改革後的英國聖公會而來,主要從道德方面看聖潔。焦點在操練令人讚賞、稱為德行的行為模式。」
修道院中居住是少數神職人員的專利;平信徒追求聖潔的意義就是注重美德的操練。宗教改革後,新教沒有了修道院,因此亦注重培養美德。美德透過行為彰顯成為追求聖潔的具體指標,如以聖靈果子的九種面向作衡量。

3. 聖潔是聽從聖靈的驅策
「聖潔的真正根源總是人受着聖靈的催促,出於感恩,感謝上帝賜下耶穌基督藉着做當做的事,表現出愛上帝、愛人。」
聖靈與聖經的關係是改革宗神學的基礎。在改教初期,馬丁路德和加爾文面對著分裂教會的指控。然而,從天主教獨立出來是在聖靈催使下的信徒運動,改教先鋒服從聖靈的驅策,按照聖經的啟示,改革教會。巴刻在此批判聖靈與聖經的關係:聖靈的驅策不可能催促人違背聖經的教導,否則這樣的力量只會從邪靈而來。

4. 聖潔是擺脫罪的拖累
「清教徒作為一個群體,敏銳醒覺聖潔、公義,恨惡罪惡,嚴厲對付罪,這都是聖經所描述偉大、恩慈、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的上帝的特質。」
清教徒傳統與培養美德的路徑是一體兩面的闡述:前者對付罪惡;後者建立美德。清教徒堅持在生活各方面持守聖潔:他們嚴謹地遵守聖經教導,嚴厲地對付奴役人的罪性;生活簡樸,為要治死引誘墮落的情慾。

5. 聖潔是運用信心祈求「第二恩福」
「衛斯理派歷史著名的『聖經的聖潔』,指出人透過第一次經驗——新生,成為基督徒後,可以透過第二次經驗(由上帝發動的經驗性事件),進入更高質素的基督徒生命。」
循道宗的主張成聖是上帝的工作,唯有透過聖靈才能過聖潔的生活,因此只有帶著信心祈求的信徒,才可得到上帝恩典的幫助,獲得新生後「第二恩福」的經驗。自此,信徒更活潑感受到上帝的愛,常可克服試探、失望、冷淡、憂鬱,罪無法控制人的任何行為,實現完全和真正的聖潔。

6. 聖潔是屬靈操練
「當討論操練時,我們要面對一個真理:上帝呼召我們與衪發展相交的關係。……唯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證,在生活裡有空間做應做的事。」
這個傳統著重信徒的付出和努力。香港教會熟悉的作家傅士德(Richard Foster)在《屬靈操練禮讚》中挑戰現代人享樂主義和物質主義的心態,主張信徒透過不同屬靈操練增進靈命健康。書中常以運動員受訓為例子,指出屬靈生命同樣需要操練,操練才能成長。而唯有在操練後,信徒才能完全地經歷上帝恩典。

劉進圖弟兄解釋巴刻刻意闡述六種屬靈傳統的原因有二:巴刻是要指出親近上帝的方法不只一個,碰到別的傳統時,不必抱着唯我獨尊的心態,否定他人的進路;相反,芸芸眾多的方式可以互相補足、彼此充實。另外,信徒需要找出自己與上帝相交的方法,沒有兩個人與上帝的關係是一模一樣的。

原載於使命公民運動Facebook:https://goo.gl/dGmUKe

Share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