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經濟領域(三):改變個人生活方式

Share

small icon 5

 

 

建立正確財富觀必然使我們的生活方式有所調整。

從自足到群體的生活方式

一個在新約中常常翻譯成「群體」或「團契」的字是koinonia,一個希臘世界常用的字。在一般用法下,這個字指與某人有一些共同之處。但聖經使用koinonia 時,強調積極參與,即共同分享,而非單指有關聯。保羅使用koinonia這個字時,特別強調當中的合作關係,包括經濟合作伙伴。[1] 一個經典的例子,是保羅稱讚哥林多人「多多地捐錢 [koinonias]」(林後九13),因為他們捐錢救濟耶路撒冷的貧窮信徒。另一個例子是首個基督徒「團契」(koinonia,徒二42)的資源分配。這個團契既是屬靈團契,也是經濟團契,因此「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徒四32-35)。神藉著群體的資源供應個人的需要。「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徒二44-45)

雖然沒有跡象顯示這種財富共享的模式在短暫的初代教會時期之後再出現過,但耶路撒冷的群體顯然知道一個從神而來的異象,就是供應品和財富是群體的事,不是個人的事。當然,我們如何在廿一世紀各種處境下演繹出來,則視乎不同的因素而定。歷史證明了集體擁有權通常都運作得不好。可是一些信任度高的群體仍然實行全面的經濟共享。其他信仰群體則從有錢人中籌募捐獻,然後分給窮人。也有一些人選擇以個人身分捐款給特定的人或照顧窮人的慈善機構。聖經的吩咐不在於方法,而是態度。神即使把資源託付給個人,讓他作管家,但祂的供應是給眾人的。

從孤立到契約的生活方式

富人有一個非常真實的試探,就是要與窮人分隔。圍欄高築的房子、冷暖氣房車、社會經濟地位相若的社交圈子,就連教會也設限,這一切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要使富人自成一國,窮人就被排除在富人的世界之外。

即是說,富人通常與經濟困乏的人甚少接觸,甚至不相往來——不論國內國外也是一樣。因為地理及社會鴻溝,富人對窮乏人的處境的理解嚴重不足。

如前所述,以色列人受命照顧寡婦、孤兒(喪父者)和寄居者。[2] 在農業社會中,這些人都是脆弱的,因為他們無法獲得土地,也沒有收入來源,正就是這些因素使他們容易被孤立。以色列人要照顧他們,首先就是要與他們有個人交往。神在詩篇裡被描寫成親自成為「孤兒的父和寡婦的伸冤者」(詩六十八5)。

這樣接待「陌生人」,對跟從耶穌的人來說是重要的。路加福音十四章12至14節(邀請窮人赴你的筵席)和馬太福音廿五章31至46節(神審判萬民)這兩段經文說明了傳統的接待與基督教式接待有何分別。傳統的接待是給朋友和家人的;基督教式接待延伸至窮人和「最小的弟兄」(太廿五40)、那些「沒有甚麼可報答你」的人(路十四14)和無法「也請你」(路十四12)的人。耶穌在這個情況下強調個人關係,祂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 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太廿五40)雖然上下文顯示耶穌原本是指他的門徒(「我這弟兄中」),但沒有理由令門徒不應以同樣的態度對待非基督徒。說到底,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我們成為祂弟兄前就為我們死。

富有的人若接觸一下貧窮的人,看法就會改變。聆聽貧窮人的故事,直接看看他們的掙扎,我們就會發現可以向他們學習的地方很多,我們的共通點也很多——這一切都能改造我們的心思和意念。神道成肉身,以人的樣式親自接近我們(腓二6-8),因此祂有能力「體恤我們的軟弱」(來四15)。神若認為接觸我們這些比祂貧窮和軟弱的人是值得的,那麼我們不應以祂為榜樣,接觸那些比我們貧窮和軟弱的人嗎?貧窮人不再只是一堆沒有臉孔的數字,而是成為真實的人,有真實的需要,過著真實的生活。

基督徒要多加思考 如何 接待他們,這是一件重要的事。誠然金錢的贈予和投資都是表達善意的基本方法,但親身和親切的接觸也同樣重要。我們都知道,每個社區都有不同類型的陌生人。但問題是,對那些收入高、有小康鄰居、在富裕教會聚會的人來說,接觸窮人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建位個人關係需要有意識地離開習慣了的圈子,進入不熟悉的情況,甚至需要走到另一個地區或搬遷。真正的基督教式接待,需要避免家長式作風(替對方做一些他們做得來的事,以致他們喪失能力),並設法減少權力不均的情況。對於那些名成利就並因此自鳴得意的人,這或者是一項挑戰。若只想從遠處解決問題,而不是進到掙扎者的當中,我們就很難放下身段和特權。

聖經有一個人物示範了如何與窮人交往,他就是約伯。他定期與當地一帶的窮人接觸,不但沒有與他們分隔,更住近僕人、孤兒寡婦和客旅/寄居者。

從來我沒有容客旅在街上住宿,卻開門迎接行路的人。(伯三十一32)

因我拯救哀求的困苦人和無人幫助的孤兒……我也使寡婦心中歡樂……我為瞎子的眼,瘸子的腳。我為窮乏人的父;素不認識的人,我查明他的案件。(伯廿九12-13,15-16)

約伯認識窮乏的鄰居,以平等待他們,憐憫他們,又運用政治和財政資源照顧他們。

從強迫工作到作息有序

學習相信神會供應我們所需是一項持續的挑戰,因為我們常常有強迫工作習慣的傾向。美國一位牧師麥哥登(Gordon MacDonald)對美國文化有以下發現:

我們想要的東西愈多,就需要愈多的收入來獲取;我們需要愈多的收入,工作就愈辛勞,工時也愈長。我們建大一點的房子,買多幾輛房車,財政負擔加重了,然後就發現要加倍努力工作去支付這一切。工作多了,休息少了。[3]

但強迫工作習慣並不局限於活在富裕文化的人,也是那些為自己和家人基本需要拼搏的人的試探。

不管怎樣,聖經的安息日操練對持守合神心意的財富觀是重要的。每星期的安息(停止作工)是以色列人聖約責任的一部分,那一天以色列人重新以神為中心,慶祝神對以色列人的愛。這是神送給子民的禮物,讓他們從創世記所述的勞苦中釋放出來。這是祂的慈愛,祂的看顧。

安息日的歇息代表了我們定期拒絕貪婪。它告訴我們生命除了生產和消費之外,還有其他。我們的身分不僅由我們作甚麼、製造甚麼而定。我們不是我們銀行存款的總額,也不是我們所作的工或承擔的責任。

安息日的歇息可以總結為信靠的行動。若要守安息日,就要敢於信靠神供應我們所需,而非拼命工作,自己供應自己。這一堂課不容易學,通常都要透過反復試驗才學會,就如以色列人在曠野依靠神供應嗎哪一樣(出十六1-36)。安息日也提題我們,生命不在於我們為自己籌謀,而是在於神的供應和恩典。不論對那些掙扎於生活的不足夠的,還是那些掙扎於不明白甚麼是足夠的人,這都是一項挑戰。

[1] 賴特這樣寫道,“…in Paul’s world it was the normal word for a business partnership, in which all those involved would share in doing the work on the one hand and in the financial responsibilities on the other.” N.T. Wright, Paul For Everyone: The Prison Letters (London: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02), 85.

[2] 參見出廿二22;申十18,廿四17-22;亞七9-10;耶七5-7。

[3] Gordon MacDonald, “Rest Stops” in Life@Work Journal, Vol. 2, No. 4.

(上一篇:拯救經濟領域(二)http://www.gcf.org.hk/?p=3401

原文連結:

https://www.theologyofwork.org/key-topics/provision-wealth/redeeming-the-economic-sphere/we-are-to-change-our-personal-lifestyles/from-a-lifestyle-of-self-sufficient-individualism-to-community/

https://www.theologyofwork.org/key-topics/provision-wealth/redeeming-the-economic-sphere/we-are-to-change-our-personal-lifestyles/from-a-lifestyle-of-isolationism-to-personal-engagement/

https://www.theologyofwork.org/key-topics/provision-wealth/redeeming-the-economic-sphere/we-are-to-change-our-personal-lifestyles/from-a-lifestyle-of-compulsive-work-to-a-rhythm-of-work-and-rest/

原文版權屬Theology of Work (TOW) Project擁有,本團契承蒙TOW Project允許轉載及翻譯成中文,特此鳴謝。

 

Share

2 Responses to 拯救經濟領域(三):改變個人生活方式

  1. […] (上一篇:拯救經濟領域(三)http://www.gcf.org.hk/?p=3436) […]

  2. […] (下一篇:拯救經濟領域(三)http://www.gcf.org.hk/?p=3436) […]

Leave a Reply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