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經課(十五)撒下七5-6/蔣文忠

Share

small icon 2

 

 

「耶和華如此說:『你豈可建造殿宇給我居住呢?自從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直到今日,我未曾住過殿宇,常在會幕和帳幕中行走。』」
(撒下七5-6)

今日,擴堂、建堂似乎是教會發展必經的一步。很多人看一間教會「蒙福」或否,就是從教會擁有的物業來考量。究竟甚麼是教會呢?教會之成為教會,有甚麼是不可或缺的呢?若教會存留之關鍵是信心(這是上主的恩賜),教會的真確性就不在乎其擁有幾多資源或資產;信心的本質道出了教會不能失去基督的真相,如馬丁路德說:「教會的存活虧欠了聖道(the Church owes its birth to the Word)」。面對基督,教會只有求開恩使之繼續存留,當教會帶著「欠債」的心懷迎見主,定不會以為憑自己擁有的一切便能回報主恩。

昔日,大衛住在香柏木建造的王宮裡,想到上帝仍然住在帳棚中,這是相差太遠的待遇啊!香柏木的王宮象徵王權的定立,大衛經已不用四處流亡,他的王位穩妥下來了(撒下五11-12、七1);拿單跟他說:「你可以照你的心意而行」(撒下七3),大衛現在運籌帷幄,想為上帝作甚麼呢?

當教會人數增長,資源囤積,便容易想到要為上帝幹一番事情;「發展」成為了硬道理,教會成為了上帝榮耀的形像、能力的出口。其實,當教會自覺有足夠的能力控制,便變得滿有自信:不單可以把握自己的命途,甚至可掌握上帝的議程;操控愈多人力物力,便能建立愈龐大的國度。這樣,教會不再需要上帝的幫助,也不用尋求祂的旨意,教會徹頭徹尾的代表(代替)了上帝,它的心意就是上帝的心意。

昔日,大衛落入安逸、穩定的生活中,為此感到滿足,但他的上帝豈像人一樣呢?祂不需舒適、安樂的居所,不需要財富,也不需華麗的建築來招聚人。祂獨行奇事,「行走」於子民中間,呼召他們、引導他們、責備他們。這位神聖的行動者永不疲乏、困倦,無人可測度祂奇妙的旨意(撒下七18-21),祂定意在子民中間成就大事、顯明作為。

耶穌說: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跟隨耶穌的教會當如何回應呢?耶穌一生並沒有為自己建立甚麼私有的保障,祂以行動付上生命,建立屬祂的門徒,使他們每一天都學習回應祂的權柄和使命。耶穌說:在這裡有一人比殿更大。教會若為了建立榮華的殿,卻忘記要安靜等候主的引導,並一起領受祂犧牲的使命,這或許是須要重新回轉的時刻。

 

(原載於《時代論壇》第1395期,已獲《時代論壇》受權轉載,網址:http://christiantimes.org.hk)

Share

Leave a Reply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