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普敦的呼聲──第三屆洛桑會議小記/柏野

Share

成功神學如其說是神學詮釋與取向問題,不如說是潛藏人內心的「舒適傾向」,然後全投之於信仰使然……

上年十月,在南非開普敦舉行第三屆世界洛桑大會,大會神學工作組主席基斯韋特(Chris Wright)在會上呼召普世教會進行第二次宗教改革,多位福音派領袖(包括來國際學生福音團契副總幹事Femi Adeleye)亦在會上表示,教會須回歸、反省自身的生活,是否確切跟隨基督。

如果說,首屆洛桑大會(一九七三年)奠立了「福音與社關並行不悖」,並提出「未得之民」的普世福音呼召,而第二屆洛桑大會(一九八九年)推動普世教會將資源集中到「10/40之窗」一帶,那麼,我認為第三屆洛桑大會其中一個鮮明的呼聲,就是普世教會須回歸謙卑(humility)、忠誠(integrity)及簡樸(simplicity)的生活,作祂(HIS)的門徒。前兩者是向外的運動,後者是對內的革命建言,至於會否得到落實,還看即將出爐的〈開普敦承諾書〉的第二部分「行動呼召」(call for action)上,會否就此立場作清楚、肯定的表態。

我在南非工作時,有旅店的黑人侍應生情詞懇切地問我,說:「我有個問題,世界是否趨向完結?」我說:「世界不會被破壞的,在末世之後,在上主的主權下被更新和延續。」

他接著問:「原來如此。我很奇怪,為何這裡南非的牧師的教導,都是說只要你祈禱、奉獻,上帝就會給您金錢、物質,您的疾病得以醫治呢?」我沉默,只是說:「基督信仰不是如此的。」

他回答說:「對啊!聖經不是說,當依靠您的上帝而生活麼?」我繼續默言,並給他額外的送餐服務費用。他接著說:「即使您沒有給我錢,或我不夠食物吃,仍然要會依靠上帝過活。不是嗎?」

非洲弟兄眼泛著淚光,面容緊縮。此刻不是成功神學上的問題,而是在地的教會宣講與現象。這不單在非洲國家甚為普遍,在歐美以至亞洲,也出現類同的情況。

會議講員分享「呼召教會回歸謙卑、簡樸與忠誠」題目後,帶領在場四千多位、近二百個國家信徒領袖祈禱。此刻,我同感屬靈的甦醒,如一泉清洌的水,澆在世俗紛雜的迷霧中。

動人的見證、精采的講論、摯誠的呼召,一一隨聖餐禮完結。開普敦的呼聲,會否在教會增長與「舒適傾向」下,塵封在歷史的檔案中?

柏野
(現職媒體工作助理編輯)

Share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