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靈程/黃凱健 Kenneth

Share

謝謝Jodie(http://www.gcf.org.hk/?p=3233)和跳遠弟兄(http://www.gcf.org.hk/?p=3235)的分享,讓我重新審視和整理這幾年在研究工作上的體會。記得小時候曾誇口要成為愛因斯坦,現在就體會到科學研究不是一件容易簡單的事。這工作對自己要有一定要求,不容許有「少做少錯」或「做又三十六,不做又三十六」的心態,畢竟最後的成果——學位是根據你的研究貢獻而授與,而研究貢獻並不只在辦公時間待在實驗室安守本分就能獲得,很多時需要額外付出更多時間和心機。

回想剛剛開展這條路,第一件事就是學習計劃。從閱讀文獻開始,想想研究的課題和方向,用甚麼研究模型和方法等。有時也要想好後備方案又或是規劃一下未來數月甚或一年要達到的目標。到了實際的實驗工作,需要用心觀察、動動腦筋和落手練習。在實驗失敗的過程中我除了不斷在失誤中學習更仔細的觀察和留意細節外,也體會到上帝創造的奧秘和人追求知識的限制。原來生物存在著很多不同的平衡關係和原理,讓我驚嘆創造的奇妙,我們卻未必能把每一種關係都找到一個絕對的解釋,皆因不同實驗可能得出不相符的結果,重複實驗也不一定能得到相近的數據。當實驗有進展時我更學習存謙卑感恩的心,因為這些突破不是單單藉著人為,而是天父把祂的創造呈現眼前。

在研究中我也了解到自己的盲點和需要突破的地方。我是個缺乏自信的人,面對教授的質疑亦不懂得如何回應,卻需要在研究報告時表現得具說服力且對答如流,不留餘地而毫無破綻,但研究院的訓練正不斷挑戰我培養一種獨立的思考能力,開放自己並學懂說「不」而不是盲目跟從。「研究好像是留給獨行俠的,他把自己深埋在課題裡,琢磨和研究」,對我來說,做研究也是一個心的操練:保持一顆清心而不被主觀判斷主宰頭腦;虛心聆聽別人對自己的評語;持開放的心與別人交流經驗等。這些表現未必反映在履歷表裡,卻叫我省察自己的內心。

在這條尋道的路上,不但是沒完沒了的工作量和無涯知識上的挑戰,而且還有心理上的負擔,遊走於不確定和挫敗之間,應付隨之而來的不安和沮喪。畢竟,學術世界是個汰弱留強的地方,有能力不斷發表文章的人才能留下來,背後是很多的比較和競爭。這讓我思考,自己追求的是甚麼?我想起J. I. Packer的一段文字:

神不是按我們擁有多少恩賜或這些恩賜有多麼傑出來衡量我們的價值,神也不是以我們能夠做甚麼來衡量我們的價值,而是從我們因祂恩典在品格上改變成一個何等樣的人,是否學像基督來衡量我們的價值。[1]

認定上主為依歸,學習從一個doubter轉化做believer,也許是我當刻所走的路。

[1] 巴刻(J. I. Packer):《神的計劃》(香港:證主,2009),頁261。

(筆者現時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博士生,主力研究心血管老化和疾病。)

Share

Leave a Reply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