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讀五經:創造記載的迷思(二)/李均熊

Share

small icon 2

 

 

上回提到(http://www.gcf.org.hk/?p=2858),「現代人和古代近東文獻當中就創造的過程(process)、成品(product)、表達方法(manner of report)和對真實的要求(criterion of truth)四方面其實有很大的差異」,也澄清了聖經創世記載所展示的創造過程並非一自然物理現象,乃一意志心靈活動的反照。這其實也關係到古代表達創造過程的方法:古代近東的文獻皆以「演義」(drama)的形式展示創造的過程,而現代關於創造的表述,則以科學化的報告形式表達。

這明顯是基於對創造過程的不同理解:現代人以理論假設創造的演化,然後提出資料證據來作為解釋;古代近東人則視創造為意志的衝突,故輔以有情節的故事來闡述創造的過程。其實這和一些科普書的表達手法異曲同工,就如霍金(Stephen Hawking)的《時間簡史》,他也是以介紹科學家的故事作為始點,而論到一些理論,也是以敘事方法去描繪,而沒有舉出大量公式去表達宇宙最初數分鐘的演化。這個觀點,我想大家不會太難接受。但聖經和科普書的最大分別,就是科普書很多時所敘述的「演義」只是一個沒有情感的觀察者的一種推想,而聖經創造記載則是對故事角色(上主)的一種敘述,有獨白、有感情,甚至有「我們」的對話(創一26,暫且不理會「我們」是誰)。

但現代人或許更容易忽略的,會是創造記載對於創世製成品的關注:古代近東的文獻在陳述創造過程的完成品時,並非一非人性的大自然,而往往是一個已有組織的社會,此社會的形成目的是來服務諸神。但現代人只著眼於創造後的自然界,如星體的運行及生物如何出現等,對於社會、群體以及文化的產生就非置如創造理論當中;就算生命的出現,也只限於最原始的生物現象,而非人生的事跡。

創世記一章內所創造的天海地也不是一自然界/現象。若仔細看第二、三天的創造,其目的成品乃是地上的植物,而且植物分類並非依從今天的生物學的分類法(如有花植物和無花植物),乃是根據植物結實結果的狀況(創一12)。植物被造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那可是上主在人類被造後「賜給」人類「作食物」的呢!所以植物作為創造的成品,乃是上主預備、分配及賜予人類動物的、維繫生命的「禮物」,而非生物由簡至繁進化的一環。同時,這也有別於其他古代文化,人類非為神明服役,乃是上帝為人類預備。

故此,上主創造人類世界,就如家庭為將誕生的嬰孩預備嬰兒房嬰兒床一般。沒有人從醫院抱著自己愛情結晶品回家後才想起:「……呀……BB今晚睡在哪裡?要為BB買張床嗎?」

Share

2 Responses to 現代人讀五經:創造記載的迷思(二)/李均熊

  1. […] 當我們不再以科學啟蒙的約化解難的思維模式探討創世記的意義,而投入古人一種多元有機的人文視野(humanist),七日創造便不再是地質年的爭論課題,而是人生/文化界限與週期的問題。有學者認為創世記第一天的創造是時間的創造(creation of time),分辨光暗目的乃定出「一日」的時間單元。但從人文中心的角度思考,七日創造更像要帶出創造需時間(creation in time)的神學理念。說它是神學理念,因當中涉及創造主的本質:祂不是魔術師,將遮布一抽,在同一時間(in no time)便「變出」萬物。就算全能的神、創造天地的主,也需要時間和分階段的將人類文明發展的條件去搭建,然候才創造人類(參現代人讀五經:創造記載的迷思(二)http://www.gcf.org.hk/?p=2924)。一個有趣的觀察,是第二天的創造並沒有神「看為好」的評語,而要到第三天植物的出現,神才「看為好」(創一12)。這會否代表,有些階段在創造的過程中可能未臻完善,需要「多等一天」呢? […]

  2. […] 例如在蘇美爾人的一篇創世故事「恩基與寧瑪赫」(Enki and Ninmah)中,就同時有兩個人類被造的版本。創世記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記載,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創世記載。創世記第一章是先有植物後有人類,這我們可以看成是上主為人類的出現的悉心預備(參上篇http://www.gcf.org.hk/?p=2924);第二章卻因為「沒有人耕種土地」,所以植物「沒有長出來」,故此上主必須造了人,才栽一個園子和當中的植物,因為祂可以安置人類到園子中「修理看守」(創二5-9),這反映了神不是視人為只有需索的嬰兒,乃希望人共同參與完成創造之工,那可說是職場神學的起始點。從現代科學理性的角度看,這些不同版本卻彼此予盾,因為若然第一章是真,則第二章便是假,反之亦然。這一種透過多重類比的表達真理的方法,表明真理本身的複雜度並不能透過單一的理論涵蓋,而是透過與處境的互動中展現出來的。 […]

Leave a Reply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