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August 2010

奉獻支持畢基

歡迎用以下任何一種方式支持畢基:

1. 致電2369-8512予我們,索取自動轉帳申請表;
2. 郵寄支票 (抬頭:香港基督徒畢業生團契) 至九龍彌敦道138號聖安德烈基督中心2樓,香港基督徒畢業生團契收;
3. 以銀行存款 (恆生銀行 280-113150-001),存款收據可傳真 (2367-4694) 或 郵寄至九龍彌敦道138號聖安德烈基督中心2樓,香港基督徒畢業生團契收。
4. 加入畢基,成為會員,與我們深度同行。下載會員表格

市井、罪人、被罪者序 – 司徒永富

欣聞「前輩」馮偉文兄的大作再版,內心非常興奮,因為多年後的今天,重溫馮兄的文字,竟然發現他獨具觸覺,老早便察覺信徒群體在傳好信息時的偏差,未能全面地解讀基督愛人靈魂的心腸。我稱馮兄為「前輩」,絕不為過,第一,馮兄是不斷提醒信徒落實信仰到生活的先導者;第二,馮兄的見解每每能另闢空間,帶來多角度反省;第三,於我來說,絕對是我的「前輩」,因為我對信仰落實到生活和職場的反省起碼遲了十年。有幸為此書寫序,雖感榮幸,但仍感不配。不知可為此書貢獻些甚麼之際,不如就從馮兄大作對我勾起的思緒說起。

市井、罪人、被罪者序 – 余達心

余達心
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

認識馮煒文是三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時中國神學院創校開學,他到來參觀,走進我的辦公室,以半開玩笑半認真的口吻對我說:「你們學院派的,做神學真的在冷氣房內做!」我不甘示弱的回應地問:「那你又是怎樣做神學的?」他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我是在工人中蹲著與他們在一起做神學的!」我就是這樣認識了馮偉文,並打從那時起一直都非常佩服他,也不時受他思想的衝擊。事實上,當我執筆為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Modern Thought (1993)寫其中關於Chinese Christian Thought的條目時,寫到香港的基督教思想時,我只提到馮煒文的名字。我認為他對香港教會在思想上的貢獻是非常大的。首先他挑戰香港教會正視香港社會的不公義,並迫使教會思考福音對香港的意義,對一眾被視為「沒有出頭日」的工人的意義。他創辦的「工人週報」(「工」字的中劃是微微出頭的,彷如一個「士」字),成了當時基督教工人運動一個重要的標誌。不過在思想上是「被罪者」(sinned against)。人犯罪固然傷害自己,也同時成了受傷之人。最大最深的傷害是是人建構的不公不義的制度。他能看透「被罪者」的面貌,是因為他蹲在他們當中,與他們同行。

一個畢基幹事眼中的EAGC/黃讚雄

第八屆東亞區畢業生會議(EAGC)2010於8月3日在香港順利完成,按人來說,有300多位來自14個東亞的國家及地區的基督徒畢業生參加,過程充滿上帝的恩典,大家都「滿載而歸」,令人難忘,我們都期望3年後的下一屆會議中能夠再聚在一堂。

不錯,這些都是事實,但作為一個畢基幹事,實在覺得我們要走的路還是很遠。

市井聖徒,是甚麼,為了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