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傷中重遇基督 | 黃頌鉉牧師】活動回顧 Part 1-淺談創傷理論:新約與《約翰福音》研究
「創傷」是指一個令人震驚的事件或一系列具有長期影響的事件,創傷的經驗震撼了一個人對世界和他人的理解。創傷者的行動往往與其創傷經歷有直接關係,這些經歷甚至可以合理化某些報復心態和暴力行為。而且因為媒體的傳遞,創傷經歷具有感染力,創傷者可以不在現場,而透過影像一同經歷創傷。
值得注意的是,聖經也是在很多創傷的背景下寫成,例如:耶路撒冷被毀(587BC)、被擄巴比倫、羅馬殖民、耶穌被釘十架、聖殿被毀(70AD)等等。在這些創傷性的背景中,經文流露著創傷的表達,而且不是每一段經文都是大團圓結局,例如耶利米哀歌和詩篇 88 篇,經文最終都沒有為讀者提供盼望。這些創傷文學正是在聖經中不時出現,卻又很難解釋和應用的文本。
在這種處境下,創傷神學關注的是上帝是如何使用創傷性的經歷,透過受創的作者說話,反映出人應該如何在上帝之下面對當前創傷。但作為負責任的釋經者,讀者必須避免抽離處境作出倫理判斷,創傷文學的表達與其處境有直接關係,現代詮釋者必須充分考慮當時的創傷背景,以避免錯誤解讀或將這些獨特的創傷經歷普遍化。
在約翰福音的研究中,「猶太人」群體是一個令普遍學者注意的用字,作者對猶太人的敵視性令學者如此道:「約翰福音被廣泛認為是最反猶太的福音書,或者至少是最公開的反猶太的福音書。 」 (Samuel Sandmel, 1987)就此,不同學者嘗試從約翰福音中推斷敘事背後的思路:
J. L. Martyn 早在六十年代提出了「驅逐理論」(Expulsion Theory),他假設了基督徒在第一世紀面對猶太人將他們從會堂驅逐出去的經歷,並認為約翰福音 9:22 中對「猶太人要把跟從耶穌的人被趕出會堂」的陳述可以是一種雙重意義的文本,被趕出會堂一方面是耶穌年代那些門徒的故事,但同時也是約翰群體的共同經歷,作者乃是透過耶穌時代的敘事反映後來相似的處境。而在約翰福音 16:2 中耶穌的離別講論(Farewell Discourse)中,經文更加描述「人要把你們趕出會堂,並且時候將到,凡殺你們的就以為是事奉上帝。」可見信徒群體被猶太人趕走甚至逼害乃是耶穌時期,甚至後來約翰群體一直面對被逼脫離(Forced Separation)的創傷經歷。
另一位學者 Adele Reinhartz 近年提倡了「推進理論」(Propulsion Theory),她本身是一個猶太人,她認為約翰福音中信徒被逐出會堂乃是虛構事件,作者的目標群眾是外邦人,並想要透過福音書中的敘事去確立早期基督徒和耶穌追隨者的集體身份,令他們主動脫離(Voluntary Speration)猶太教根源。換個角度來說,推進理論中的「猶太人」可能是約翰群體為了建立凝聚力而設的假想敵,透過創傷讓人重新確認身份,與加害者劃清界線。
學者在推論中把約翰福音 9:22; 16:2 逐出會堂的描述視為約翰群體的創傷事件,但讀者仍然需要審慎考慮一個問題,就是約翰福音的作者明顯是猶太人,為何卻會在其著作中發表如此嚴厲針對「猶太人」的言論?約翰福音是猶太式的還是反猶太的?
創傷理論帶給讀者的啟示是,人在創傷和衝突中的身份會被影響,並且經歷重整和修改。比如說,我們在某些帶有特定立場的文本中可以見到作者記述其反對的文化元素(例如:節慶、習俗的背景),但文本中出現這些文化背景資訊並不代表作者支持這文化背後的政治勢力。具體來說,約翰福音所蘊含的猶太色彩與作者對猶太人的立場並沒有必然關係。
當然,現代讀者無法回到第一世紀重構重傷事件的詳情和原因,讀者也無法紀重構約翰福音的高基督論(High Christology)與創傷事件有何關係,因為我們無法知道作者是因為神學立場而被逼迫還是因為被逼迫而發展出神學。無疑的是,衝突和分裂影響約翰福音的成書,作者的文字承載了創傷中的感受,亦讓讀者在閱讀這些文本的時候要加倍留意,避免立即全盤接受作者對猶太人的觀感,甚或全然投射至我們所身處的處境中。倒要考慮清楚當時的處境,負責任地理解。
上帝可以用一個經歷創傷的人去宣講神的話語,這些不易解釋的經文(甚至背後的神學)都是上帝的話語,但讀者不需將作者的敘述全然合理化。約翰及其群體的創傷是主觀的,要去理解這些創傷文本不能單從重構歷史的角度出發,而是要代入和明白當時群體的感受。沒錯,在約翰筆下的猶太人可謂危害他們安全的敵對勢力,但這種感受和敵對性是在特定處境下發生的,現代讀者要小心,避免將約翰的創傷直接成為自己的觀感。反之,詮釋者要先了解處境,方能看見人是情感豐富的受造物,在那些無法解決的困境中,仍是上帝說話的處境。透過摸索創傷記憶的存在,讀者仍然可以從這群破碎的人中,窺探他們是如何看盼望的課題,經歷轉化創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