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圖讀書組:畢德生的靈修——上帝的情書/周厚智

Share

巴刻(J.I. Parker)曾這樣形容畢德生牧師的《天路客的行囊》:「假如你也和我一樣,二十年之久無法真正進入詩篇的世界,《天》是引領你一窺詩篇堂奧的最佳管道。」

劉進圖弟兄承接著指出,詩篇顧名思義是運用詩式的體裁寫作,詩句之間沒有太強的邏輯性連繫,因此不能運用邏輯推理的方式閱讀。劉進圖弟兄笑言左腦太強、太理性的人進入不了詩篇;相反,較文藝、感情發達、喜歡聯想的信徒則容易運用詩篇作默想題材。

靈修方法的背景

《天路客的行囊》中,畢德生牧師運用十五首上行之詩闡述信徒應有的生活方式,而詮釋詩句的方式正是他靈修方法的特色。劉進圖弟兄指出若要了解畢德生牧師的靈修方法,我們需要對畢德生牧師生平有初步的認識。

畢德生牧師自小在教會成長;大學畢業後便在神學院服侍。其後,因為妻子有志牧養教會,畢德生牧師便受長老會的委派到馬里蘭州的貝萊爾市開荒植堂。牧養初期,畢德生牧師需要挨家挨戶扣門才邀請到十多人一同聚會;而地點只是租借的地庫。因著畢德生牧師關懷備至的牧養和出色的釋經講道,教會在三年內增長至二百多人,更興建了具規模的座堂。

長老會認為畢德生牧師的植堂頗為成功,便打算再次委派他承擔開荒的工作。畢德生牧師卻認為管理教會不能運用商業世界的邏輯思考:企業增長的理論不應應用於教會,教會不是商業機構,開設分堂並不代表教會的增長;教會是生命建立和栽培的地方,若果沒能讓基督徒的生命彰顯就不算教會。畢德生牧師於是決定留在原初的教會牧養。

畢德生牧師卻漸漸發現資本主義下商業的思維模式亦影響信徒的信仰生活。以利潤為優先考慮的職場要求員工無止境地增加競爭力,人與人之間充滿敵意和隔閡,關係疏離。七十年代起,美國社會物質化及世俗化的浪潮蠶食個人心靈:儘管經濟起飛、物質富裕,人的靈性層面卻越見貧瘠。基督徒的信仰與生活逐漸脫節;教會失去凝聚力,缺乏深刻真誠的團契。在這樣的處境下畢德生牧師寫下《天路客的行囊》。

畢德生牧師的靈修學

《天路客的行囊》正是畢德生牧師牧養經驗的整合,他以詩篇回應現代世俗化的社會,他以詩篇引導今天的信徒回歸天路。劉進圖弟兄指出如何讓詩篇產生現代意義建基於對詮釋方法的理解。除了經文的字面意義外,詮釋經文大概可分三種處境方法:
1. 文學處境:從文學體裁、文字處境發掘經文意思。
2. 歷史處境:從作者所處的歷史時空理解經文。
3. 讀者處境:從讀者當下的時空理解經文。

畢德生牧師正是運用「讀者處境」詮釋詩篇的上行之詩。儘管依然受制於歷史和文學處境,經文依然對不同年代的信徒說話,就如書中上帝如何運用詩篇對北美讀者說話。上帝的承諾、應許和告誡對希伯來人、新約讀者、現代信徒都能針對不同處境,產生獨特而適切的意義。劉進圖弟兄以使徒行傳為例,「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在舊約指的是上帝與以色列人的關係;在新約卻是指耶穌死而復活。由此可見,詩篇的意義可以是歷久彌新。

畢德生牧師的靈修方法讓信徒從生活經驗出發,默想詩篇對自身的意義。詩篇是上帝寫給其子民的情書,上帝總有辦法按照處境和需要對我們說話。

Share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