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圖讀書組:盧雲的靈修——浪子回頭、給予/周厚智

Share

在讀書會之初,劉進圖弟兄先讓一眾書友觀看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的畫作《浪子回頭》(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這幅名作對盧雲神父有著深遠的意義。為了思考聖經中浪子回頭的故事,盧雲神父特意到達處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米塔吉博物館,花上6小時默觀林布蘭的《浪子回頭》。

林布蘭的《浪子回頭》

對比路加福音對故事的描述以及畫作呈現的方式,我們可以發現林布蘭對經文獨特的演繹。根據經文的描述,父親與兒子擁抱親嘴時,大兒子並不在場;然而,畫作中大兒子冷漠含蓄的眼神與父親的慈愛形成強烈對比。經文亦沒有描述父子的衣著,林布蘭因此根據歷史知識,繪畫出三人的服飾。有趣的是,儘管小兒子衣衫襤褸,腰間卻依然繫著一把匕首。林布蘭藉此表達,雖然小兒子曾把財寶散盡,更潦倒地成為放豬的工人,但小兒子卻沒有放棄這把象徵大戶人家身份的匕首,沒有放棄他兒子的身份。

劉進圖弟兄繼而帶領書友觀察小兒子與父親的擁抱。父親擱在小兒子肩膀的兩手有明顯分別,一隻較光滑,屬於女子的手;一隻較粗糙,屬於男子的手。劉進圖弟兄指出林布蘭是一位極為著重細節的畫家,因此他是刻意把兩手繪畫得如此不同,用以表達浪子同時投進父母的懷抱。而小兒子稀疏的頭髮不但表達流浪時的坎坷,也同時喻示浪子像嬰孩般重新出世。儘管聖經的描寫充滿對話;林布蘭卻把故事濃縮在父子相擁一刻,呈現完全接納的一幕。

光投射在父子三人的身上,也引領盧雲神父進入默想,代入三人的角色。劉進圖弟兄直言,我們都較容易代入小兒子,因為我們都曾經犯罪,離開上帝;亦曾經悔改,歸回上帝的懷抱。盧雲神父也是首先代入小兒子,他知道自己縱然自少立志奉獻,行為上沒有離開上帝,內心卻曾經有許多離開上帝的經驗。其後,盧雲神父代入大兒子,想像他嫉妒、苦毒、循規蹈矩卻不忿的情感。最後是父親的角色——一個完全接納、無條件原諒、絕對地愛的形象。而在代入的過程,盧雲神父發現這是上帝對他的呼召——在黎明之家、在嚴重殘障人士中,成為父親的角色。

生命的給予

賞析《浪子回頭》後,我們回到《活出有愛的生命》的最後一章——「給予」。世界經常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在乎獲得多少,可是盧雲神父卻明確指出「生命的最終意義是為別人而活」。同時,「人最深切的渴望就是互相給予,使自己成為他人在肉體、感情和靈命成長的來源」。然而給予並不局限於在生的時候,在死時也能給予。

在此盧雲神父首先區分「才華」與「恩賜」的分別。當我們想到給予時,最先浮現在腦海的通常是指獨特的才華,那些做得特別好的能力;恩賜則是我們「表達人性的方式」,諸如聖靈結出的九種果子。盧雲神父卻認為恩賜比才華重要,這樣的結論也是從他在黎明之家服侍的經驗所得。縱然嚴重殘障的人並沒有甚麼才華可誇口,他們卻能運用恩賜貢獻整個群體。友愛、平安、喜樂等恩賜都能輕易地在他們身上發掘,身體殘障並不阻礙「給予」恩賜;我們這些看似沒有殘缺的人,真正的恩賜卻常常被埋沒在才華底下。

我們不但是為別人而活,也是為別人而死,以死作為最大的禮物,視死亡為最終的給予。死亡看似止於損失,卻造就新的、更徹底的聯繫。給予者從此不再受靈命的需要和傷害約束,而是完整地將一己給予他者。劉進圖弟兄指出死亡的給予並不是不捨、懷念的層面,而是過去對他人的祝福在死後依然產生影響力。以聖法蘭西斯為例,雖然他死於1226年,他依然活在人們的心裡,以極大的活力和生命充滿各地信徒,祝福他人的生命。而惟有我們經歷「揀選」、「祝福」、「破碎」,體會「我們是被上帝所愛的」,我們才能活出有愛的生命,在生、在死都能把祝福「給予」他人。

盧雲神父的靈修學

劉進圖弟兄總結盧雲神父的靈修學是充滿載體的,他運用不同載體承載各種屬靈經驗。這也是盧雲神父喜歡林布蘭畫作的原因,畫作以「圖像」的方式呈現經文內容,幫助盧雲神父進入默想。在《活出有愛的生命》一書中,盧雲神父則運用聖餐禮的四個「動作」帶領讀者進入生命中不同的屬靈經驗。從此,每當我們守聖餐時,「拿、祝、擘、分」就對我們產生更多意義。

原載於使命公民運動Facebook:https://goo.gl/MGSknk

Share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