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丟了,然後的然後/小姊妹

Share

閱讀此文前,必需爬上集。http://www.gcf.org.hk/?p=3517#more-3517

2016年初夏,小姊妹坐在電腦前,又把一堆求職信電郵出去。這年經濟不景,求職市場氣氛淡靜,真不容易呢。過了半年,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兩次面試,但總沒一通電話通知獲聘。事還要繼續做,求職信照樣寄罷。她按個鍵將信寄出,又再去空缺網站看看,順道問問生涯規劃導師的看他甚麼意見。

「小姊妹,我認為妳應該多強調自己擅於做事精細,不擅人際的,沒問就不要提了。下次面試要機靈一點。往事只宜輕描淡寫,畢竟昨天的妳非今日的妳啊。」她覺得導師有理,於是記住了。

悠揚的色士風樂音從iPhone發出,是小姊妹手機的標誌鈴聲,悅耳又特別,因為她身邊根本沒人使用Kenny G的色士風獨奏作手機鈴聲,那就一定不會認錯。「喂!這是龍頭醫院內科打來,之前妳申請本部門研究員職缺,想邀妳面試。請於6月15日下午2時來龍頭醫院Z座15樓找本人黃小姐,我聯絡電話是39573490,有問題可以回電找我。」又是一次面試,又是一次機會,可是見了十多次甚麼也沒有⋯⋯雖然這樣,小姊妹仍然盡力準備,先看看自己那次申請職缺的詳情看是做甚麼,再上網看看這部門的簡介。

謹小慎微、盡量滴水不漏,是小姊妹向來的原則,只是總會有掛一漏萬。這次她正好就不幸遇上。

小姊妹有個大學同學也在龍頭醫院上班,她說這天要請小姊妹午餐,為她打氣。小姊妹就應約赴會。用過午餐,她怕小姊妹迷路,親自領小姊妹去面試地點,臨別還再三為她打氣。去到Z座15樓。咦,怎麼大門上大喇喇寫著「外科」?!去錯地方了?不是內科嗎?趕快致電黃小姐確定一下!小姊妹心裏催促自己趕快,掏出手機,接通。「黃小姐,我在Z座15樓對嗎?大門寫外科啊!」「對啦沒錯,我出來大門接妳。」這回小姊妹更糊塗了,想應該是接電話時將「外(ngo6)」、「內(noi6)」搞混了,差點鬧笑話,畢竟二字聲母一樣讀音有點像,電話中容易混淆。怎麼也好,她趁在洗手間整理一下時趕快用iPhone搜尋過往求職記錄看自己究竟今次應徵甚麼,想想一會如何回應提問。

接見她的是外科的獨孤大夫。獨孤大夫並沒有查問挑剔小姊妹為何停工好些日子,只問了幾個有關過往處理數據的問題,講講職缺的工作要求。面談十分順利,小姊妹正在慶幸並沒有被問及難堪的問題,獨孤大夫就說:「我們談到這裡。我會再多見幾名求職者,妳可以等候我們通知。」說罷就站起來,領小姊妹到會面室大門,再送行半條走廊,直到黃小姐領她離去。

真有意思,小姊妹從未遇過面試者親自給求職者送行,還要送上好一段路,罕見而難得的善意舉動呢,看來獨孤大夫是好人,她想。

把證書給黃小姐複印一份,收拾好,看看時間,距離晚上畢業生團契聚會還有數小時,可以先過海去深水埗閒逛,那裡的時裝街價廉物美,運氣好就尋到寶,差不多日落才上畢業生團契的場地等候好了。

於是她往醫院對面的巴士站等候過海巴士。等著等著,身後人龍開始有點長,小姊妹回頭看看,赫見熟悉的面孔,是多年沒見的女友人!她聽聞過友人在此工作,但是護士要輪班,很難約見的,也多年沒聯絡,竟然遇上她在等同一班巴士!機會難逢,小姊妹向她揮手,女友人也認出她來,於是一起上車好好聊聊。巴士過海後,女友人下車,小姊妹一直坐到深水埗,一邊發呆一邊祈求好運氣能遇上合意的衣裙。

對了,是這件連身裙子,真好看,也不貴!小姊妹大喜,只是工作尚未有著落,省儉度日好,她手執衣裙猶豫著。悠揚的色士風樂音鈴聲再次響起,又是黃小姐。「喂!獨孤大夫給妳開出聘約,為期一年,工資若干,妳接受嗎?可以的7月中上班報到。」她想不到忽然間就獲聘,還計劃好赴臺散心,機票住宿早就訂好,這回要告訴他們要稍遲到8月才報到了。幸好黃小姐說應該沒問題,並會問問獨孤大夫是否容許。

「老闆娘,請給我包起這裙子!」小姊妹覺得自己的確運氣好。
「嘻嘻,小姐妳眼光真好,這裙子本港製造,質料比大陸貨好,我們賣得好快喔。」

走到有點累,早點上畢業生團契去,把面試衣換成便服,休息一下。黃小姐回電說獨孤大夫容許8月報到,臺灣之旅不用取消,好好放鬆玩幾天才收拾心情工作,沒有比這更好了。今天晚上是迎新活動,歡迎正要投身職場的新畢業生,很多新面孔。「我叫小姊妹,現在正在找工作⋯⋯噢不,我剛才找到工作⋯⋯龍頭醫院⋯⋯」忽然哄堂大笑,然後眾人鼓掌歡呼。

週日,小姊妹如常上教會,如常崇拜。主席宣布「崇拜禮成,請會眾彼此問安」,鄰座的姊妹關切地詢問小姊妹求職狀況。

「龍頭醫院,外科部,搜集醫療數據。」

「很好嘛⋯⋯龍頭醫院?前面坐著這弟兄不就是龍頭醫院的醫生嗎?」

坐在前面一行的病理科陳醫生當然聽到背脊後傳來兩人的對話,於與妻子轉過身來。陳氏夫婦是小姊妹少女時代就認識的兄姊,多年來一直待她不薄。望著親切和善的陳氏夫婦,小姊妹有點傻了眼,少女時代她從沒想過長大了會變成陳醫生的同事。「真好!我們可以在醫院約午聚!」小姊妹馬上掏出iPhone來,與陳醫生交換手機號碼。

上班首日,開始學習工作的細節,原來是要記錄病人過往的病史、治療及手術的結果,閱讀大量的病歷檔案找出獨孤大夫想要的資料,輸入數據庫。每位病人有百多項要尋找的資料,部門很忙病人不少,工程浩大。獨孤大夫忙著照料病人,把小姊妹交給助手帶著。

「手術的切除物,要查閱病理化驗報告,看看癌細胞有多惡、入侵的程度等等。」獨孤大夫的助手解釋著。雖說小姊妹從前曾經在另一醫院工作,但是範疇並不屬這些,因此很多新的詞語、新的病症、新的化驗報告,甚麼都要學。小姊妹向來語文都很好,學習很快,學這些醫療用語、新的病症、閱讀新的報告不算太難。只是沒有習過醫,始終仍有許多事情她並不明白。

小姊妹想起陳醫生。從前由他的分享中聽聞過病理科。

病理科醫生會檢驗手術切除物,在顯微鏡下診斷病灶,例如切除物是否有癌、有多嚴重、有沒有擴散跡象等等,甚至使用免疫染色法測試癌細胞是否適合用標靶藥物治療,是幕後的專科,與臨床醫生攜手診治,臨床醫生就根據病理化驗結果安排後續治療,例如是否需要手術後化療等等。既然要用上病理化驗報告,可以試試向陳醫生討教,畢竟獨孤大夫真的很忙,不常見面。於是小姊妹發了短訊給陳醫生。

龍頭醫院沒有甚麼人不忙碌,然而陳醫生總是耐心的回答小姊妹的提問。小姊妹也發現隨著時間推展,學習的事情越來越多而深入,發問討教的事情越來越複雜,然而他毫不介意,更再三保證只要知道的,必傾囊相授。只是陳醫生畢竟隸屬另一部門,只能暗中教她,平日的操作小姊妹要自己來。某天獨孤大夫召了小姊妹入手術室,面對血淋淋打開的肚腹,小姊妹臉上並無半點懼色,獨孤大夫就教她使用特製儀器拍攝、量度,小姊妹漸漸掌握箇中技巧,也可以執行這任務。

平安度過試用期之前,小姊妹不是未遇過困難。第一次走進狹窄又擺滿儀器的手術室,差點碰跌物品、差點自己撞倒滑倒等等,畢竟手術室不是一般的環境,有很多規矩,為了保障醫護及病人的安全,這些也是需要學習和適應的事。

快要滿試用期前的一個月,小姊妹的爺爺突然病重,去探望時她又意外受傷,傷及關節韌帶,令小姊妹好幾個月不良於行。小姊妹為了多見爺爺,天大的毅力一拐一拐地每晚從龍頭醫院橫跨整個港島到港督醫院探望,很晚很晚才回家,然後次日清晨又起來上班。爺爺不治後,小姊妹忙於家事,幫家人料理爺爺後事。爺爺入土為安後,她才想起要照料自己的傷患,一去龍頭醫院急診室求診就住了院,無奈放了不少病假恩恤假回診假,真個禍不單行。獨孤大夫人真的不錯,幾次碰上面第一句話總會關切詢問小姊妹可有好轉,而不是催促繳交工作。小姊妹雙重打擊,多少也影響工作表現,然而獨孤大夫還是批她過了試用期。

平安度過試用期後,獨孤大夫本來的助手辭工,小姊妹的工作量增加不少,忙得很。平時由辭工那人處理的事情都落在小姊妹的肩上,因而與其他醫生多了工作來往,也會被他們召入手術室拍攝。起初他們嫌小姊妹矮小又有點笨手笨腳——傷患未癒的小姊妹要把重得要命的拍攝儀器推入手術室,沿途要避開大堆其他儀器用具,進入手術室後空間狹小,大批儀器團團包圍病人。手術檯架得高高的,醫生護士全比她高一個頭,她卻不夠高撥開阻礙拍攝儀器就位的手術燈。好不容易把儀器拖近手術檯但不得碰觸無菌布幕,最後勉強架好拍攝儀器。大概實在笨手笨腳得很明顯,醫生於召她時同時請護士撥開儀器,給拍攝留條「生路」。拍攝畢記錄資料時醫生亦會特別來向她講清楚要記下的數據。漸漸小姊妹感到他們其實願意接納她是團隊的一員,也願意為她的緣故特別清楚說明。當然龍頭醫院骨科門診繼續照料小姊妹的傷患,她漸漸好起來,走路沒比幾個月前那麼辛苦,感到入手術室沒從前行動困難時那麼吃力。

其實小姊妹不怎麼喜歡那離職的助手,因為他處事漫不經心、敷衍塞責,更留下疑似有問題的資料給小姊妹,她捏一把汗才勉強處理了爛攤子。驟眼看小姊妹似乎工作順利,實際上不時會遇上考驗。有時事情未如獨孤大夫的預料推展,他也有生氣發牢騷的時候。小姊妹每次遇上總會被嚇壞。

小姊妹於是沒有一天不祈求上帝賜恩典與力量度日。

大概上帝明白小姊妹需要同行者。小姊妹的人生中經常體驗到上帝在她未求以先就預備她需要的供應,這次也不例外。除了早就認識的陳醫生、然後是大學同學,這次祂準備了一名好同工。新聘的同事竟然是心地善良的信徒。知道過去幾個月小姊妹獨力難支,她主動與小姊妹分擔工作,醫生發牢騷嚇壞小姊妹,她又會安撫小姊妹,請她不要放在心上。從前處理同事關係一塌糊塗的小姊妹,發現自己成長了,可以和諧的與別人共事、分工合作。對比起數年前初踏職場,小姊妹發現自己其實可以獨立解決問題,不用每事緊張兮兮、慌張度日。

「小姊妹,我向上帝感恩,遇上妳。」她說。
「我也感謝上帝,賜我好同工。」

一天佳節前夕,小姊妹要去病房追查某病人的詳細麻醉記錄。那人熬過漫長的手術,將腸癌病灶連同肝臟的腸癌擴散一併切除,還住了幾天加護病房才遷回來。那人滿臉倦容,有神沒氣的,大概不能回家過節。小姊妹掩至他床邊,開始翻他的病歷。那人應該是看見有姑娘來查閱資料,瞄了一眼,只是太疲累,沒有其他反應。半句話也不講就揭他的病歷太無禮了,小姊妹向那人道早安,道明來意。

複印好需要的資料,小姊妹把病歷還到那人的床頭桌上。好歹都講句道別罷!「先生,你好好休息。」那人縱然疲累虛弱,仍勉力向小姊妹揮揮手示意道謝。

多麼普通的一個動作,這記揮手卻印在小姊妹的腦海。原來自己還有力關心別人,病人還示意道謝;以為自己不懂得面對病人,卻不見得真的一點不懂。想著這事,小姊妹的心思飄回幼稚園時老師問各人的志願。「我想當護士。」孩提時的小姊妹回答著老師的提問。小時候除了知道醫生和護士外,哪知醫療系統中其他崗位和角色?當不成營養師已成定局,卻總算沒有辜負兒時志向,投身醫療工作,靠在之前的醫院學來的一點基本醫療知識,結合擅於處理資料的特質,總算覓得算合適的崗位,總算同事上司也接納她,總算可以安心度日。一年合約期滿再打算罷,在這一年每天倚靠上帝,安心上班,上帝自會使小姊妹成長,也會供應她的需要。

午休,小姊妹依約與陳醫生聚餐。陳醫生帶領小姊妹謝飯,「感謝上帝,使我倆相聚於龍頭醫院這大家庭,以醫療科學,服務市民⋯⋯」

後記:在巴士站重遇的女友人,過了數月傳來婚訊。她約見小姊妹,親自遞上請帖,不只赴會觀禮,是邀小姊妹加入主禮團當婚禮司琴,連歌曲都託小姊妹幫忙挑選,十萬分信任。以為失散了的友人失而復得,更將人生重要的一天交託小姊妹幫忙辦,她多麼重視小姊妹。婚禮當天新人更貼心為小姊妹準備襟花,與其他主禮團成員一樣,平日不起眼的小司琴在新娘心中多麼重要,小姊妹既感激又感恩。

主日崇拜散會,陳太太又來找小姊妹。
「在龍頭醫院,慣不慣?」
「有陳醫生在,怎會不習慣?他已經為我解決了不少難題,救了我幾次!」

陳太太樂呵呵的。「小姊妹在外科部上班是不?血淋淋的大場面,妳怕嗎?」
「不怕。」小姊妹堅定地回答。
這時,陳醫生在袋中掏出兩本書來,「妳和上次提及那大學同學不是都很喜歡這作者的系列嗎?聽說妳倆都尚欠最後一集,我給妳們張羅來了,拿好,記得一本送她。」小姊妹接過一看,是《尋家.歷險.六萬里》(陳嘉薰著,突破出版社,2014年)。故事描述半生因奇特外貌被看扁的主角到處遊歷、經歷生離死別之後,終於尋見自己的召命,在特別的崗位服務,發揮所長,圓了女友臨死在他懷中囑他堅持下去的遺願。
次日下班,小姊妹召同學來取書。當天正好情人節,陳醫生傳來短訊勉勵「在這有情天,願妳們找到情、發現愛 : ) 」
合上小說時,小姊妹自比主角,兜了好大的圈,遊歷了好些年日,是上帝召她回「家」,賜她一次機會回到醫療系統,也回到兒時志向罷?

Share

Leave a Reply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