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基回顧.文章重溫]斗叔談安息/訪問及整理:梁錦華
(原文刊於2000年第三期《畢解》)
(一)
一個有安息的人會展現一種獨特的生命質素:他是一個有節奏的人,會懂得調節生活,有計劃同時容讓空間。由於有空間,他給予人有鬆馳舒泰的感覺,衡量事物有「拿得起放得下」的量度及自由。空間亦賦予他可以跟生活保持一種距離,讓他對生活有較全面的視野,可以看得更清楚,並對生活有深度的體驗。如是,有安息的人更能享受生活、享受工作與責任。
安息不等於怠惰。進入信仰一定要投身事奉;不過福音派教會文化向來是行動取向主導,事工繁多而缺乏平衡,致令信徒感到有休息的需要卻沒有安息的意識。教會事工恆常有需要,信徒須要主動尋找安息的空間,主觀上要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並客觀衡量工作或事奉效率是否每況愈下,好估量是否須要歇一歇。
(二)
安息看似停頓,其實往往蘊釀更大的潛力和生產力。我是第一個FES(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幹事申請安息年假。經過六年幹事生涯,我心裡覺得應該停一停,否則愈做愈枯乾;其實當時事工正發展蓬勃,客觀環境似乎不是抽身的時機,但我心裡有強烈的意識尋求安靜。結果藉著當年安息年進修,鑽研馬太福音與城市宣教的關係,一年後重投事工,為事工帶來了新的動力和路向上的突破,這是始料不及的影響。
自己幾次在事奉上的停頓、轉變,都令到身邊的人感到訝異;因為客觀環境不能代替個人內心聲音,安息的需要惟有自己看見,亦惟有自己才能堅持一份確信(conviction)——確信對自己能力的評估、確信安息需要實踐。檢視自己身處的崗位:是否真係無自己唔得?抑或適時給自己安息,原來騰出了空間給其他人可以成長和發揮,而這個空間可能是自己一直在窒礙著。一個崗位,一份眷戀,都會囚禁著我們不能解脫不得安息。
(三)
除了大學、教會組織,社會上普遍缺乏安息年的觀念:即使有所謂「進修假期」,亦是以一種「再培訓」的心態進行,提升學歷以增加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及議價能力。這種進修其實是增添壓力多於提供安息。同樣今日流行的所謂「資源增值」,其實是人力壓榨多於人力資源的更新(recharge)。
這亦涉及中國人的文化盲點。我們強調勤儉之美德,有時會有一種寧耗盡毋浪費的觀念,心態很難放鬆,對安息評價得負面,認為是不道德,不合體統、跡近懶惰。這觀念並不合宜;”Rest is not immoral”。
工作氣候如斯,安息的堅持更在乎自己的主動,而對安息的重視在未來會顯得更重要,因為世界愈變得緊密和頻繁,將來經濟活動以至工作週期隨著網絡經濟趨向7×24世界無停頓的年代,我們要爭取安息所作出的堅持將要更大。
邁向知識型經濟,人才是最重要的經濟資本,人才無價。西方的企業文化愈來愈迎合員工為尚,例如強調玩樂(”Have Fun”)的工作空間或以環保文化包裝企業形象,都是取悅新一代員工價值文化的舉措。若這是大趨勢,新世代的知識型僱工(knowledge worker)應該對自己的工作文化及作息節奏有更大的自主權和討價還價的能力。
(四)
安息並非否定工作,相反是幫助我們檢視工作:「是否有一個做得更好的選擇?」(”Is there a better way of doing things?)無休止的辛勞是最容易計算但未必是好的工作取向。安息賦予空間反思得失蘊釀創意;安息製造空間整合經驗沉澱虛實,並讓神介入其中轉化我們工作的果效和方向,以致帶來一種從上而來的真正改變。
實踐安息與一些信仰基本操練關係密切。就如查經是一個信仰詮釋的過程,實踐安息是生活作息以至人生階段的一個詮釋,同樣會帶來生命的新的啟迪和認信。又如祈禱是在生活處境中邀請上帝的檢視和介入,安息亦幫助我們與生活處境保持這屬靈的互動:承擔現實責任同時可以前瞻未來異象;抗衡週遭形勢壓力但又參與世界。
箴言說:「話合其時,何等美好。」(箴15:23)合時,是人生的智慧。就如候鳥,跟大自然的時間有一種源於本性的諧和感應,適時遷移;我們城市人需要重尋這種生命的節奏,工作有時,安息有時。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