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畢基幹事眼中的EAGC/黃讚雄

Share

第八屆東亞區畢業生會議(EAGC)2010於8月3日在香港順利完成,按人來說,有300多位來自14個東亞的國家及地區的基督徒畢業生參加,過程充滿上帝的恩典,大家都「滿載而歸」,令人難忘,我們都期望3年後的下一屆會議中能夠再聚在一堂。

不錯,這些都是事實,但作為一個畢基幹事,實在覺得我們要走的路還是很遠。

市井聖徒,是甚麼,為了甚麼?

EAGC 2010的主題是「從亞洲人的角度看市井聖徒(Christians in the Marketplace – an Asian Perspective)」。作為畢基幹事,對「市井聖徒」這四個字絕不陌生,在過去數年,在無數的文章和聚會當中,我們說了無數次,然而當我們放在多元的亞洲文化中時,何謂「市井聖徒」並不易理解。

有人會分享一些在工作間中「好人好事」的故事,覺得這些就是市井聖徒的見証,他們從中得到不少鼓勵和啟發,認為比硬銷信耶穌得永生好得多。然而,對於同樣的故事,又有人認為「好人好事」只不過是待人之道,並不足以見証基督信仰,可能在亞洲地區,佛教徒比基督徒做的「好人好事」更多。很明顯,「好人」不是重點,「聖徒」才是。

我想,在香港這個勝者為王、市場主導的氛圍中,是否競爭的勝利者和失敗者、計謀者和被謀者、利用市場者和被市場利用者,只要是信耶穌、行好事,都是市井聖徒?在市井中,甚麼事才是「好事」?聖徒在上帝面前的市井使命是甚麼?他們應該怎樣去完成使命?

在EAGC, 在舊約中,我們看見國破山河在的的論述,重尋在一片破落和失望中,上主仍如何關愛和帶領衪的子民,令國度和見証得以延續。環顧香港四周,我們實在難言樂觀,遙望著2,500多年前的見証,今日香港的市井聖徒在市井中,學習重尋信仰的堅持。

「…..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也許,我們對基督所吩咐的,仍不太認識。

馬大,其實也選擇了上好的福分

在EAGC中,我常常想起馬大和馬利亞。耶穌到了馬大的家中,結果妹妹馬利亞可以坐在耶穌腳前聽道,選擇了上好的福分,但馬大自己卻要為許多事思慮煩擾,為伺候而忙。我覺得,其實馬大都好想做馬利亞,所以想叫馬利亞做D嘢。但今年是我們做host,馬大這個角色,於我和host committee和一班擔任義工的弟兄姊妹來說,並沒有「不選」的選擇。對此,我對這段經文又多了一點點體會。

在5天的活動當中,除了要擔任興趣小組召集人和帶隊參觀教會外,我基本上沒有聽道,沒有參加敬拜,更沒有加入小組。大會期間最深的記憶,是在各房間穿插,接電話、答問題,與不同的人聯絡,奇怪的是,我為許多事思慮煩擾,為伺候而忙之餘,其實對各事的印象卻頗深刻。

作為幹事,EAGC是「大而可畏」的。熟識畢基的弟兄姊妹都知道,畢基在過去兩年的幹事人數是在1與2之間徘徊,對於如何辦好連續5天活動,涉及14個國家及地區,300多參加者,13個講員,數以10萬元的籌款的EAGC,心中除了茫然之外,仍是茫然。而忙亂,原來是茫然的一種自然反應。

EAGC終於曲終人散。沒有太大的意外,也沒有出現預期中的大筆赤字,用慣用的基督教術語說,我們「有恩可感」。對,我們真的有恩可感。但我想,我要感謝的是,原來作馬大所選擇的也是一個上好的福分(耶穌並沒有說馬利亞所選的是唯一的福分,亦沒有叫馬大放下手上的事務,沒有馬大的辛勞,耶穌和馬利亞又何來有好的環境談道。)

這又回到市井聖徒這個大會主題,市井是忙亂的,市井是充滿思慮煩擾的,但市井卻是生活中的一個很大的組成部分。市井不是用來做研究,也不是用來講的,而是貴乎參與。作為幹事,為大會的順利擧行而忙亂,是理的當然的,在EAGC中,有300多弟兄姊妹參加了「聽道」的部分,而我和host committee的弟兄姊妹,則實實在在參加了EAGC行道的那一部分。

在多次的爭論、忿怒、無奈、驚恐中,我實在經歷神在當中的教導、恩典和保守。畢基講市井見証,講上主在此時此地的呼召,看來,搞一次EAGC,也是對「講」的一種有力回應。

人啊,人!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市井見証,貴乎實踐。對於曾經協助我們和host committee的眾肢體,願上主親自報答你們!

Share
total views